测试用例的设计
测试用例是为了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及预期结果,以便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测试用例与需求的关系
如果没有明显参照物,可以给到测试人员,那设计测试用例的依据是需求文档来进行测试用例设计的。
需求文档会对软件中每个模块的功能都进行相应的需求说明,这些说明包括每个模块的功能描述、原型界面、输入项、输出项、数据的取值范围等信息。
一条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
测试时所针对的模块
测试的前提条件
测试的标题
测试的优先级
测试所用到的环境
测试的具体步骤
测试时所用到的数据
测试想要的预期结果
测试完的实际结果
下面以登录模块分析写出测试用例:

测试点的提取
测试点就是一个测试用例的中心思想。也可以说是测试用例的大纲;而测试用例就是在测试点上基础细化了其中内容。
如下:
1.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密码是否登录成功。
2.输入正确用户名和错误密码是否登录成功。
3.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正确的密码是否登录成功。
4.输入错误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登录成功。
5.用户名和密码不输入是否登录成功。
6.输入正确的用户名不输入密码是否登录成功
7.输入错误的用户名不输入密码是否登录成功
8.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密码按快捷键Enter是否登录成功。
以此类推。然后细化测试点写成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
| 序号 | 标题 | 模块 | 测试环境 | 操作步骤和测试数据 | 预期结果 | 实际结果 | 优先级 | 备注 |
| 1 | 登录页面输入错误的密码 | 登录 |
windows11操作系统 火狐100.0.2最新版本浏览器 |
1.通过https://www.***.com打开登录页面。 2.输入正确的用户名:12356w,输入错误的密码:110。 3.点击登录按钮查看是否登录成功 | 不成功,出现提示“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 1 | ||
| 2 | 登录页面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密码 | 登录 |
Windows11操作系统 火狐100.0.2最新版本浏览器 |
1.通过https://www.***.com打开登录页面 2.输入正确的用户“123ws”,输入正确的密码“123456”。 3.点击登录按钮查看时候登录成功 | 成功登录,跳转到首页 |
功能测试的用例设计方法
五中常用的测试用例方法,分别是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正交表分析法,因果图判断法。
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即把所有可能输入的数据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然后从每个区域中取少数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
例:

提取条件从图片中:
输入条件20~99的整数,才能提交成功;如果输入其他以外的则不会提交成功。
在这里我们把上述条件细分,输入20~99的整数范围叫有效等价,输入其他的叫无效等价。
| 输入条件 | 有效等价类 | 取值 |
| 20~99的整数 | 20<=年龄<=99 | 66 |
| 无效等价类 | 取值 |
| 小数 | 20.1 |
| 符号 | 、@# |
| 中文字体 | 啊啊 |
| 英文字体 | AA |
| 不输入 | |
| 空格 | 1 2 |
| 大于99的整数 | 100 |
| 小于20的整数 | 19 |
| 负数 | -21 |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是取稍高于或稍低于边界的一些数据测试。通常被视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一种补充。
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输入条件是取值范围,对这个取值范围的边界要进行边界值测试。(第一种好理解不做解释)
第二种输入中规定输入的数据是个有序集合,对这个有序集合的边界进行测试。对下面两个图片进行分析。
例1:

对于输入条件为一个有序集合,边界值只需要取集合的第一个字符和最后一个字符即可。
| 输入条件 | 涉及边界的地方 | 边界值分析法取值 |
| a~z的小写英文字母 | a~z | abcdez |
| 长度为6个字符 |
取长度5 位、6位、7位 | aaaaa、aaaaaa、aaaaaaa |
例2:
| 输入条件 | 边界值 | 取值 |
| a~z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0~9数字、点、减号、下划线组成 |
1、a~z有序集合,用户名包含a和z 2. 0~9有序集合用户名包含0和9 | azaaa09.-_1 |
| 长度6~18字符 | 5位6位7位17位18位19位 |
1.a.-_1 2.a.-_1a 3.以此类推 |
| 以数字或字母结尾 |
错误推测法
错误推测法也是测试人员常用的测试方法之一,指的是测试人员凭自己直觉,经验,发散思维取设计一些容易导致软件错误的测试点。
在一般情况下,程序在处理空格、空的、边界值、超长字符串、全角字符串、0和单引号等情况比较容易出错,还有超长混合字符串等复杂情况组合。
正交表分析法
正交表分析法是利用正交表来设计输入组合的一种方法,正交表分析法是基于一定的算法得出的一个报表,用来表面多种场景状态组合。
场景是针对于现在输入框大多不是单个输入框是多个复杂的输入框组成。正交表分析法可以有效的减少用例设计个数的方法。
网上也有正交表分析法设计工具

| 姓名 | 身份证号 | 手机号 |
| Y(填写) | Y | Y |
| Y | Y | N(不填写) |
| Y | N | N |
| N | Y | Y |
| N | N | Y |
| Y | N | Y |
| N | N | N |
因果判定法
针对于存在相互关联和制约关系且逻辑性较强的情况。
进行测试需要进行几个步骤:
明确所有输入条件(因)
明确所有输出条件(果)
明确哪些条件可以组合一起,哪些不可以
明确什么样的输出条件组合产生哪些输出结果
明确判定表展示输入条件的组合与输出结果的关系
测试用例评审
一般测试用例评审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测试用例是否依据需求文档编写的
2、测试用例的执行步骤、输入数据是否清晰、简介、对重复度高的是否做了简化
3、每个测试用例是否都有明确的预期结果
4、测试用例中是否存在多余的用例(无效、等价、)
5、测试用例是否覆盖了需求文档中所有功能点
6、是否有遗漏
本文详细介绍了测试用例的设计过程,包括测试点的提取、功能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如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正交表分析法和因果图判断法,并提供了登录模块的测试用例实例。同时,文章还讨论了测试用例评审的关键点,确保测试用例全面覆盖需求并避免冗余。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