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flare 11.18故障反思:海外+国内域名高可用双场景灾备完整方案

前言:2025年11月18日,Cloudflare全球网络突发大规模服务降级,DNS、CDN等核心服务间歇性中断,致使大量依赖其服务的海外业务陷入瘫痪。这一事故再次警示我们:对单一服务商的深度依赖,是业务连续性的致命隐患。而本文将为你详解一套“故障时能及时切换、保障业务不中断”的灾备方案——针对海外业务,构建“Cloudflare日常运行+Dynadot冷备切换”的组合;针对国内业务,打造“阿里云主用+腾讯云冷备”的全链路体系,从平台选型、配置部署到故障时的快速切换,全流程拆解,助力你在类似事故中迅速行动,确保业务连续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章 海外业务灾备方案:Cloudflare(日常)+ Dynadot(冷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点:

Dynadot作为独立于Cloudflare的纯域名注册商,其核心价值在于规避单点故障风险。由于两家顶级域名厂商(如Dynadot和Cloudflare)发生全球性故障的概率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通过这种注册商与解析商分离的架构,能有效保障业务连续性。日常运营中,Dynadot仅负责域名所有权管理,并将NS记录指向Cloudflare,由后者提供DNS解析和CDN加速;同时,Dynadot后台会提前同步配置与Cloudflare完全一致的标准DNS记录(包括CNAME、MX、TXT等均可100%复用)及第三方CDN兜底方案。当Cloudflare发生故障时,无需重新配置,只需在Dynadot后台将NS记录切换回自身,即可快速启用预存的解析和CDN配置,确保业务迅速恢复。相比之下,Dynadot成本低于AWS Route 53,操作比Namecheap更简洁且不与Cloudflare深度绑定,海外解析延迟也优于国内厂商,是海外业务平衡成本、兼容性与灾备效率的理想选择,真正实现了“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一、方案核心逻辑

  • 域名托管:Dynadot(独立注册商,不依赖Cloudflare,避免注册商与解析商单点故障)
  • 日常解析/CDN:Cloudflare(全球节点多,解析延迟低,CDN加速效果好)
  • 灾备切换:Cloudflare故障时,通过Dynadot切换NS记录,接管解析权,搭配第三方CDN兜底

二、完整落地步骤

1. 前置准备:导出Cloudflare现有配置 (example.com)
  • 登录Cloudflare控制台,进入 example.com 的「DNS」页面。
  • 点击页面右上角「导入和导出」→ 选择「导出」,保存BIND格式记录文件(命名为 example-com-cloudflare-records.txt)。
  • 将所有DNS记录的TTL改为300秒(缩短缓存时间,为后续切换提速)。
2. 域名转入Dynadot(注册商迁移,业务无中断)
  1. 获取原注册商EPP转移码
    • example.com 当前在Cloudflare注册:进入Cloudflare域名管理页 → 「分享与转移」→ 「转移出Cloudflare」→ 验证身份后获取EPP码。
    • 若在其他注册商:登录对应平台,找到 example.com 的域名转移功能,申请EPP码。
  2. 注册Dynadot账号并转入域名
    • 访问Dynadot官网(https://www.dynadot.com/),注册账号并完成实名认证。
    • 登录后点击顶部「Transfer」→ 输入 example.com,粘贴EPP码 → 点击「Add to Cart」。
    • 结算时选择支付方式,完成付款(.com域名约$9.99/年)。
    • 等待转移完成:通常15分钟-5天,转移期间业务正常访问(解析仍由Cloudflare负责)。
3. Dynadot预配置:导入DNS记录+CDN兜底
  1. 导入Cloudflare DNS记录
    • 登录Dynadot控制台,进入「My Domains」→ 找到 example.com,点击右侧「Manage」。
    • 选择「DNS Settings」→ 点击「Import DNS Records」。
    • 上传之前导出的 example-com-cloudflare-records.txt,系统自动解析并创建A/CNAME/MX/TXT等记录。
    • 验证记录:对比Dynadot与Cloudflare的记录,确保完全一致(重点检查MX记录(邮件)、TXT记录(SSL验证))。
  2. 预配第三方CDN(替代Cloudflare CDN)
    以AWS CloudFront为例(全球节点多,与Dynadot兼容性好):
    • 登录AWS控制台 → 进入CloudFront服务 → 点击「Create Distribution」。
    • 配置源站:输入业务源站IP/域名(例如 origin.example.com),选择协议(HTTPS)。
    • 配置缓存策略:根据业务需求选择(静态资源选「CachingOptimized」,动态页面选「CacheControlPolicy」)。
    • 配置SSL证书:上传自有证书或使用AWS Certificate Manager免费证书。
    • 创建后获取CloudFront的CNAME(如 d123abc.cloudfront.net)。
    • 在Dynadot DNS设置中添加CNAME记录:主机名填 www,值填 d123abc.cloudfront.net,TTL设为60秒。 (这样 www.example.com 就指向了CloudFront)
4. 日常NS指向Cloudflare(维持现有业务)
  • 在Dynadot DNS设置页,找到「Name Servers」→ 选择「Custom Name Servers」。
  • 输入Cloudflare的NS地址(在Cloudflare DNS页顶部查看,如 emma.ns.cloudflare.comnoah.ns.cloudflare.com)。
  • 点击「Save DNS」,等待5-15分钟生效(注册局同步NS记录)。
  • 验证:执行 dig example.com +shortdig www.example.com +short,返回Cloudflare的解析地址,说明配置成功。

当前场景:Dynadot故障时,因为日常DNS解析以及CDN仍通过Cloudflare完成,业务零中断。

5. Cloudflare故障时:快速切换至Dynadot
步骤操作细节预计耗时效果验证
1. 切换NS记录登录Dynadot控制台 → example.com 的「DNS Settings」→ 「Name Servers」→ 切换为「Dynadot Default Name Servers」(ns1.dynadot.comns2.dynadot.com)→ 保存。0-2分钟Dynadot后台显示NS记录已更新。
2. 源站证书配置 (如需要)登录业务源站服务器(如Nginx)→ 确保 example.com 的SSL证书是公认可信的(如Let’s Encrypt),并正确配置 → 重启Nginx服务(systemctl restart nginx)。5-10分钟执行 curl -I https://www.example.com,返回200 OK且证书有效。
3. 验证解析生效执行 dig www.example.com @8.8.8.8 +short,返回Dynadot预配的解析地址(如CloudFront的IP)。10-15分钟全球90%用户可正常访问 https://www.example.com
4. 100%生效等待边缘地区DNS缓存刷新(极端情况)。24-48小时极少数非主流DNS服务器用户恢复访问。
6. 按需可选步骤:配置第三方CDN(以AWS CloudFront为例,实现CDN兜底)

为确保Cloudflare故障时CDN服务不中断,可提前在Dynadot配置第三方CDN(如AWS CloudFront),以下是完整步骤:

  1. 登录AWS控制台并创建CloudFront分发
    • 访问AWS管理控制台(https://console.aws.amazon.com/),搜索并进入「CloudFront」服务。
    • 点击「Create Distribution」→ 选择「Web」分发类型,进入配置页面。
  2. 配置源站信息
    • 「Origin Domain Name」:输入业务源站域名(如origin.example.com),若源站是云服务器,填写其公网IP并选择协议(建议HTTPS)。
    • 「Origin Protocol Policy」:选择「HTTPS Only」(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3. 配置缓存与SSL策略
    • 「Default Cache Behavior Settings」:根据业务类型选择缓存策略,静态资源推荐「CachingOptimized」,含动态内容选「CacheControlPolicy」。
    • 「SSL Certificate」:选择「Custom SSL Certificate」,上传自有SSL证书(或使用AWS Certificate Manager免费申请example.com的证书)。
  4. 获取CloudFront的CNAME
    • 分发创建完成后,在「Distribution Settings」中找到「Domain Name」(如d123abc.cloudfront.net),这是CloudFront的CNAME地址。
  5. 在Dynadot中配置CNAME记录
    • 登录Dynadot控制台→「My Domains」→ 找到example.com→「DNS Settings」→ 点击「Add Record」。
    • 记录类型选「CNAME」,主机名填「www」(对应加速子域名www.example.com),值填CloudFront的CNAME(如d123abc.cloudfront.net),TTL设为60秒(故障时生效更快)。
    • 点击「Save DNS」保存配置。
  6. 验证CDN配置
    • 执行命令 dig www.example.com +short,若返回CloudFront节点的IP,说明CNAME配置生效。
    • 访问https://www.example.com,通过浏览器开发者工具查看响应头,若包含「Server: CloudFront」标识,说明CDN加速成功。

第二章 国内业务灾备方案:阿里云(主用)+ 腾讯云(冷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点:

阿里云(主用)+腾讯云(冷备)的国内业务灾备方案,核心是规避阿里云单点故障——两家头部国内云厂商同时发生全球性故障的概率微乎其微。日常由阿里云承担域名托管、智能DNS解析(分运营商/地域调度)和CDN加速(国内2800+节点覆盖),腾讯云则提前在后台同步配置与阿里云完全一致的DNS记录(A、CNAME、MX、TXT等100%复用)及CDN兜底;相比其他选项,阿里云国内解析延迟≤10ms(远超海外厂商)、.com域名成本约8美元/年(低于腾讯云国际版),操作界面直观且与国内生态(如备案、云服务器)无缝集成,而腾讯云作为冷备,在阿里云故障时可通过切换DNS解析和CDN加速地址快速接管,既解决了国内用户访问海外服务延迟高的问题,又彻底告别了单一云平台依赖的风险,是国内业务平衡性能、成本与灾备的最优架构。

一、方案核心逻辑

国内业务需解决「海外服务延迟高」「国内平台单点故障」问题,采用「主备分离」策略:

环节主用平台冷备平台核心价值
域名托管阿里云注册商腾讯云注册商国内注册商解析延迟低,支持快速转移
DNS解析阿里云云解析DNS腾讯云DNSPod阿里云智能解析(分运营商/地域),腾讯云作为兜底
CDN加速阿里云CDN腾讯云CDN阿里云国内2800+节点覆盖全,腾讯云节点互补

二、完整落地步骤

1. 域名托管:阿里云主用+腾讯云冷备
  1. 阿里云主用托管
    • 登录阿里云控制台(https://www.aliyun.com/),进入「域名」服务。
    • 点击「域名转入」→ 输入 example.com,粘贴原注册商的EPP转移码 → 完成实名认证(国内域名必需)。
    • 支付转移费用(.com域名约$8/年),等待1-3个工作日完成转移(转移期间业务无中断)。
  2. 腾讯云冷备预准备
    • 登录腾讯云控制台(https://cloud.tencent.com/),进入「域名服务」。
    • 点击「域名转入」→ 开启「转入白名单」,记录腾讯云的DNS服务器地址(如 f1g1ns1.dnspod.net)。
    • 预配置域名信息:填写 example.com 的域名所有者信息,与阿里云保持一致(避免转移时审核失败)。
2. DNS解析:阿里云主用+腾讯云冷备
  1. 阿里云主用解析配置
    • 进入阿里云「云解析DNS」→ 点击「添加域名」,输入 example.com
    • 点击「导入记录」,上传与原解析一致的记录文件(或手动添加A/CNAME/MX等记录,例如 www.example.com 指向源站或CDN)。
    • 开启「智能解析」:点击记录后的「智能解析」→ 选择「分运营商」「分地域」→ 配置不同运营商/地域的解析地址(如电信用户指向电信IP,联通用户指向联通IP)。
    • 验证:执行 dig www.example.com @114.114.114.114 +short,返回对应运营商的解析地址。
  2. 腾讯云冷备解析配置
    • 进入腾讯云「DNSPod解析」→ 点击「添加域名」,输入 example.com
    • 点击「批量导入」,上传与阿里云 example.com 完全一致的DNS记录文件。
    • 开启「记录备份」:点击「备份与恢复」→ 开启「自动备份」(每日备份一次)。
    • 验证:执行 dig www.example.com @8.8.8.8 +short (在配置生效后),返回腾讯云预配的解析地址。
3. CDN加速:阿里云主用+腾讯云冷备
  1. 阿里云主用CDN配置
    • 进入阿里云「CDN」服务 → 点击「添加域名」。
    • 加速域名:输入 www.example.com
    • 业务类型:静态资源选「静态加速」,含动态页面选「全站加速」。
    • 源站配置:输入业务源站IP/域名(例如 origin.example.com),协议选「HTTPS」,端口填443。
    • 证书配置:上传 www.example.com 的SSL证书(自有证书或阿里云免费证书)。
    • 缓存配置:设置静态资源缓存时间(如图片30天,JS/CSS7天)。
    • 点击「提交」,等待5-10分钟生效。
    • 验证:访问 https://www.example.com,通过浏览器开发者工具查看「响应头」,显示Server: Tengine(阿里云CDN标识)。
  2. 腾讯云冷备CDN配置
    • 进入腾讯云「CDN」服务 → 点击「添加域名」。
    • 加速域名、业务类型、源站配置与阿里云 www.example.com 完全一致。
    • 证书配置:上传与阿里云相同的 www.example.com SSL证书。
    • 缓存配置:与阿里云保持一致(避免切换后缓存策略差异)。
    • 点击「提交」,等待生效。
    • 验证:访问腾讯云CDN的测试地址(如 www.example.com.cdn.dnsv1.com),确认可正常访问。
4. 灾备切换:阿里云故障时的操作流程
故障场景操作步骤预计耗时效果验证
阿里云DNS故障1. 登录阿里云控制台 → 「云解析DNS」→ 找到 example.com,点击「暂停解析」。
2. 登录腾讯云DNSPod → 找到 example.com,点击「启用解析」(或确保已启用)。
0-5分钟执行 dig www.example.com @114.114.114.114 +short,返回腾讯云解析地址。
阿里云CDN故障1. 登录阿里云CDN控制台 → 找到 www.example.com,点击「暂停加速」。
2. 登录腾讯云CDN控制台 → 找到 www.example.com,点击「启用加速」(或确保已启用)。
3. (如DNS记录不同) 在主用DNS服务商(此时可能是腾讯云DNSPod)的 example.com DNS记录中,修改 www 的CNAME记录,指向腾讯云CDN的加速地址。
5-10分钟访问 https://www.example.com,响应头显示腾讯云CDN标识(如 Server: cloudflare 或其他腾讯云CDN标识)。
阿里云注册商故障1. 登录阿里云域名控制台 → 「域名转移」→ 为 example.com 申请EPP转移码。
2. 登录腾讯云域名控制台 → 「域名转入」→ 输入 example.com 和EPP码 → 完成转移。
1-3个工作日腾讯云控制台显示 example.com 已转入,解析正常。

总结:灾备方案核心要点

  1. 解耦是关键:域名托管、DNS解析、CDN加速分属不同平台,避免单点故障。
  2. 记录一致性:主备平台的DNS记录、CDN配置必须完全一致,确保切换后业务无感知。
  3. 低TTL配置:日常将DNS记录TTL设为300秒以内,故障时可快速刷新缓存。
  4. 定期演练:每季度执行一次灾备切换演练,验证方案有效性(如模拟Cloudflare故障,切换至Dynadot)。

通过以上方案,海外业务(example.com)可在Cloudflare故障后10-15分钟恢复90%用户访问,国内业务可实现零中断切换,彻底告别单一服务商依赖的风险。希望本文能帮助你在类似11.18的故障中从容应对,保障业务连续性。

### 通过Cloudflare获取域名 Cloudflare本身并不作为域名注册商提供新域名的购买服务[^1]。然而,Cloudflare提供了与多个知名域名注册服务商的合作链接,在这些平台上可以方便地查找并购买所需的域名。 一旦选择了合适的域名提供商并通过其平台完成了域名的购置流程之后,用户能够将所购得的新域名迅速加入到Cloudflare的服务管理之下: - 登录至Cloudflare官方网站,并创建账户或登录已有账号。 - 进入仪表盘后点击“Add a Site”,在此处输入刚刚获得的全新域名名称。 - 接下来按照屏幕上的指示完成DNS设置迁移过程;这通常涉及到前往原域名注册商那里修改域名服务器(NS记录),指向Cloudflare所提供的特定地址。 对于希望简化此操作体验的客户来说,值得注意的是Cloudflare推出了合作伙伴计划——Registrar Partnerships,允许用户直接经由Cloudflare界面访问合作方提供的域名销售市场,从而实现一站式选购和配置需求[^2]。 ```python # Python代码仅用于示意并非实际功能实现 def add_domain_to_cloudflare(domain_name): """ 将已购买的域名添加到Cloudflare服务中 参数: domain_name (str): 购买的域名字符串 返回: bool: 成功与否的状态标志 """ cloudflare_api_url = "https://api.cloudflare.com/client/v4/zones" payload = { 'name': domain_name, # 更多参数... } headers = { 'Authorization': 'Bearer YOUR_API_TOKEN',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response = requests.post(cloudflare_api_url, json=payload, headers=headers)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return True else: print(f"Error adding {domain_name} to Cloudflare.") return False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Linux运维技术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