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开始参照一个小项目写了一部份内容,过程和理解如下:
一、页面配置:
参照项目展示的页面,对页面图做了一些标注;我习惯用 A4纸画草图并标注;文字、图片、页面名字等都用笔标出来。如下图

说明:text表示文本内容;png表示这个位置是png格式的图片;jpg也是图片,图片大一点;tab:1表示第1个tab,箭头指向的index是点中tab图片时要跳转让的页面名字;exent表示点中jpg图时触发的事件。
画好草图后,打开app.json,此配置文件的作用是对pages的路径和tabBar的内容进行设定。
因为是新项目,在对页面的路径设定后,保存,开发工具会自动生成相应的文件夹;每个文件夹名称对应的应当的是页面的名称。pages选项的格式:"pages":["","",...""]。首页的写法:pages:["pages/index/index"]。如下图:

生成的文件夹:

tabBar的设定:
格式:"tabBar":{}

一个黄色的{}对应的是tab栏的一项;如果需要增加多一个tab,在"list"选项下增加一个黄色的{},并填入对应的内容。
注:为什么有2个图片文件?展示时一个,当点击tab时(表示选中),换成另一个图片,以形成效果。
心得:index页在pages选项一定是位于第1行的,不信?换个位置试试?
二、页面的布局
tabBar是固定在底部的,可以通过wxss改变其高度;
打开index.wxml,把jpg和text先做进去,不用管效果。
内容基本放完后,再编辑wxss文件,调整页面布局。
index.wxml内容:

index.wxss内容:

三、inde.js的编写
在草图中,看看那些是需要点击的或那个内容是会触发事件的。
在js文件中分别写对应的方法(函数)。
如:点击tab,跳转新页面。即上图标记的event

四、其他页面的编写,基本上就是重复二至三的步骤,看需求,会有不同的方法、事件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