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工程
文章平均质量分 76
软件工程相关知识笔记
花无凋零之时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软件工程】软件测试
测试的目的是试图说明一个程序可以做我们期望它所做的工作和在投入使用之前发现程序的缺陷。当我们测试软件时,使用人工数据来执行这个程序。我们审查测试运行的结果,找出关于程序的非功能属性的错误、异常或其他信息。测试过程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目标:向开发者和用户展示软件满足了需求。对于定制软件,这意味着对用户和系统需求文档中的每个需求至少要有一个测试。对于通用软件产品,这意味着要对每个集成在产品发布版本中的所有系统特征以及这些特性的组合进行测试。为了找出软件中的缺陷和不足,即软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所不希望的或不符原创 2021-06-24 21:19:58 · 939 阅读 · 2 评论 -
需求工程各个步骤详解
对系统应提供的服务和所受到的约束的描述就是系统需求的内容。这些需求反映了客户对系统帮助其解决某些问题的需要,这些问题可以是:对设备的控制,安排一次订货,或者是信息的查询,等等。对服务和约束的发现、分析、建立文档、检验的过程叫做需求工程。用户需求是用自然语言加图的形式给出的、关于系统需要提供哪些服务以及系统操作受到哪些约束的声明。系统需求详细地给出系统将要提供的服务以及系统所受到的约束。系统需求文档有时也称为功能描述,应该是精确的。它可能成为系统买方和软件开发者之间合同的重要内容。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原创 2021-06-24 17:09:06 · 5012 阅读 · 1 评论 -
敏捷软件开发——敏捷方法、极限编程、Scrum
快速的软件开发过程就是为迅速制造可用软件而设计的。软件的开发和部署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以一系列增量的形式完成的,每一个增量包括新的系统功能。尽管有很多快速软件开发的方法,它们都有一些基本的特性:描述、设计和实现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没有详细的系统描述,设计文档得到了最少化,或者是由实现系统所采用的编程环境所自动生成。用户需求文档只定义最为重要的系统特性。系统通过一系列版本开发出来。最终用户和其他系统信息持有者都参与了每个版本的定义和评估。他们提出对软件的变更建议和对系统后一个版本应该实现的新需求的提议。原创 2021-06-24 10:20:41 · 1378 阅读 · 0 评论 -
过程活动详解——软件描述、软件设计和实现、软件有效性验证、软件进化
软件描述软件描述或需求工程是理解和定义系统需要提供哪些服务,以及找出开发和运行中受到哪些约束。需求工程是软件过程中一个特别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错误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系统设计和实现阶段的后续问题。需求工程过程有4个主要的阶段:可行性研究:指明现有的软件、硬件技术能否实现用户对新系统的要求。从业务角度决定系统开发是否划算以及在预算范围内能否开发出来。可行性研究应该是相对来讲花钱少快速完成的。结果应该得出结论,该系统是否值得进行更细致的分析。需求导出和分析:这是一个通过对现有系统分析、与潜在用户和购买原创 2021-06-23 23:18:03 · 2416 阅读 · 1 评论 -
一文搞定软件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增量式开发/增量开发与迭代开发的区别
软件开发比较经典的过程模型有:瀑布模型:该模型将基本的过程活动、描述、开发、有效性验证和进化,看成是一些界限分明的独立的过程阶段,例如,需求描述阶段、软件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等。增量式开发:该方法使得描述活动、开发活动和有效性验证活动交织在一起。系统的开发是建立一系列的版本(增量),每个版本添加部分功能到先前的版本中。面向复用的软件工程:该方法是基于已存在的大量可复用的组件。系统开发过程着重于集成这些组件到新系统中,而非从头开发。三个模型相互不排斥,而且经常一起使用,尤其是对大型系统的开原创 2021-06-23 11:32:20 · 6949 阅读 · 1 评论 -
需求分析中常用的图形工具
在需求分析阶段常用的图形工具有层次方框图、IPO图和Warnier图。层次方框图层次方框图用树形结构的一系列多层次的矩形框描绘数据的层次结构。描绘一家计算机公司全部产品的数据结构可以用层次方框图表示:公司的产品由硬件、软件和服务3类产品组成,软件产品又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又进一步分为操作系统、编译程序和软件工具等。IPO图IPO图是输入、处理、输出图的简称,它是由美国IBM公司发展完善起来的一种图形工具,能够方便地描绘输入数据、对数据的处理和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Warnier图Wa原创 2021-06-20 21:32:55 · 7112 阅读 · 0 评论 -
软件工程中的交换流和事务流
数据流图呈线性变换特征,而且可以抽象成三部分:I-P-O。信息沿输入通路进入系统,同时由外部形式变换成内部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通过变换中心,经加工处理以后再沿输出通路变换成外部形式离开软件系统。当数据流图具有这些特征时,这种信息流就叫作变换流 。计算、分析型软件的数据流图通常具有这种形式。数据流图呈辐射型,根据输入数据的性质选择加工路径。若处理沿输入通道达到一个处理T,处理T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在若干动作序列中选择一个来执行。这类特殊的数据流称为事务流。处理T称为处理中心。处理中心的任务:接收输原创 2021-06-20 21:21:03 · 3644 阅读 · 0 评论 -
Jackson图概念+优点缺点+改进的Jackson图+实例
那天写实验报告的查资料的时候发现网上居然没有完整的Jackson图相关知识orz那我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好了quq以下多图预警! Jackson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一、Jackson图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的数据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元素组成,每个元素按确定次序出现一次。如图。 2.选择结构 选择结构的数据包含两个或多转载 2021-06-20 18:42:05 · 11424 阅读 · 0 评论 -
耦合和内聚-图解7种耦合关系
图解7种耦合关系颜海镜知名技术博主,《React状态管理与同构实战》作者 yanhaijing.com237 人赞同了该文章之前组内同学问我耦合的关系,我没给对方讲清楚,今天借这个机会来深入讲讲模块之间的耦合关系这个事情。本文将用图文详细讲解七种耦合的不同之处。高内聚与低耦合高内聚与低耦合是每个软件开发者追求的目标,那么内聚和耦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一个好的内聚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它描述的是模块内的功能联系。耦合是软件结构中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转载 2021-06-20 17:07:26 · 7952 阅读 · 0 评论 -
软件程序设计中的N-S图、PAD图、程序流程图、E-R图
在软件程序设计中,我们通常会用到以下几种图,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整理逻辑。 我将介绍这四种图的特性,以及区分它们的方法。1.N-S图: 也叫盒图,由美国学者I.Nassi 和 B.Shneiderman提出,所以又称N-S图,可以清晰的表示程序的结构以及流程,其主要特征为“矩形框”。 2.PAD图: 全称为Problem Analysis Diagram,即问题分析图表,利用二维树形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流,也就是将程序功能的路线图给画出来,既可以表示程序的逻辑,也可以表示程序的结构,区分它的方法是转载 2021-06-20 16:57:02 · 17007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编写测试文档
如何编写测试文档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过产品测试的经历,在测试环节之后,就是要编写合理的测试文档。那么一篇合格的测试文档是什么样的呢? 通常情况下,测试报告上会包含测试进度,测试环境,测试情况大致描述、作为测试者对于当前版本的看法(是否可以上线),测试内容(测试场景),测试概况,新提交的bug汇总等内容。 本文中将以我们的一个项目,TimeIsMoney,一款校园做任务挣钱的云平台为例。 测试文档包含的要素 一、项目背景 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简单介绍项目转载 2021-06-17 11:39:23 · 370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