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章内容均节选自充电了么创始人,CEO兼CTO陈敬雷老师的新书《GPT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智能体》(跟我一起学人工智能)【陈敬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GPT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智能体》书籍配套视频课程【陈敬雷】
文章目录
GPT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智能体系列二百二十三
颠覆认知!DeepSeek-R1实战ReAct Agent:推理王者为何折戟智能体战场?
一、核心实验背景与设计逻辑
在AI Agent爆发的2025年,ReAct架构已成为构建自主智能体的核心范式,其通过"思考(Thought)-行动(Action)-观察(Observation)“的循环闭环,让大模型实现从"文本生成"到"任务解决"的跨越。与此同时,以DeepSeek-R1为代表的推理型大模型凭借深度思维链能力备受追捧,外界普遍认为这类模型能成为ReAct Agent的理想"大脑”。
为验证这一假设,实验团队基于LangGraph框架搭建了标准ReAct Agent原型,通过控制变量法对6款主流大模型进行实战评测。实验核心围绕三大维度展开:一是模型对ReAct闭环逻辑的遵循度,二是多步骤任务的动态规划能力,三是工具调用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1. 实验核心组件搭建
实验构建的ReAct Agent包含三大核心模块:
- 工具集:涵盖网络搜索(获取实时数据)、计算器(执行数值运算)、文本摘要(提炼关键信息)、邮件发送(完成结果交付)四类基础工具,覆盖Agent常见任务场景。
- 提示工程体系:设计严格的ReAct输出格式模板,要求模型每次迭代仅输出单个工具调用指令,且需以"Thought"开头,通过JSON格式传递工具参数。
- 状态管理机制:基于LangGraph的状态累积特性,将对话历史、工具返回结果全程纳入上下文,确保模型能基于历史信息动态调整决策。
2. 评测体系设计
实验采用阶梯式任务难度设计,从单步骤到条件分支任务逐步升级:
- 基础任务:搜索《哪吒2》最新票房数据(单一工具调用)
- 中级任务:搜索《哪吒2》剧情并发送至指定邮箱(多工具串联)
- 高级任务:票房数据条件判断+分支任务执行+结果邮件发送(含动态决策的复杂流程)
评测模型涵盖两类主流选型:通用大模型(gpt-4o-mini、doubao-1.5-32k、deepseek-v3)与推理专用模型(deepseek-r1、deepseek-r1:7b、qwen-2.5:7b),通过多次重复测试排除偶发误差。
二、颠覆性实验结果与典型现象
1. 跨模型性能对比全景
| 模型 | 任务一(基础) | 任务二(中级) | 任务三(高级) | 综合表现 |
|---|---|---|---|---|
| gpt-4o-mini | Yes | Yes | Yes | 优秀 |
| doubao-1.5-32k | Yes | Yes | Yes | 优秀 |
| deepseek-v3 | Yes | Yes | Yes | 优秀 |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13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