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配置之路由器配置单区域OSPF基本功能

本文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OSPFv2在IPv4网络中配置路由器,包括创建拓扑、配置IPv4地址、设置默认网关,以及验证单区域OSPF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两台PC间的通信正常,证明OSPF在大型互联网中的优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步骤1:创建拓扑

步骤2:为PC配置IPv4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步骤3:启动设备

步骤4:配置路由器端口IP地址

步骤5:配置路由器单区域OSPF基本功能

步骤6:检查配置结果

步骤7:测试验证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原理

1.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为

克服RIP的缺点而开发的。目前针对IPv4协议使用的是OSPFv2。

2.OSPF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Link State Protocol)。

实验步骤

步骤1:创建拓扑

① 启动eNSP,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拓扑”图标 。

② 向空白工作区中添加4台AR2220路由器和2台PC。

③ 按指定端口将路由器和PC互连为路由器和PC命名。  

步骤2:为PC配置IPv4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① 分别双击各个PC,在各自弹出的配置窗口中选中“基础配置”标签,为其配置IPv

4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② 配置完毕,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图标 ,保存拓扑到指定目录,将文件命名

为lab-4.5.1-RT.OSPFv2.SArea.topo。

步骤3:启动设备

单击工具栏中的“开启设备”图标 ,启动全部设备。

步骤4:配置路由器端口IP地址

  • 配置路由器RTA

  • 配置路由器RTB。

  • 配置路由器RTC。

  • 配置路由器RTD。

步骤5:配置路由器单区域OSPF基本功能

  • 配置路由器RTA。

  • 配置路由器RTB。

  • 配置路由器RTC。

  • 配置路由器RTD。

步骤6:检查配置结果

查看路由器RTA的OSPF配置结果。

步骤7:测试验证

双击各PC,在其各自弹出的配置窗口中选中“命令行”标签。

在PC-10-1命令窗口中测试是否能与PC-50-1通信:

PC-10-1能与PC-50-1通信

在PC-50-1命令窗口中测试是否能与PC-10-1通信:

PC-50-1能与PC-10-1通信

实验结果分析:

由于一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只涉及到与相邻路由器的连通状态,而与整个互联网的规模并无直接关系,因此当互联网规模很大时,OSPF 协议要比距离向量协议RIP好得多。本实验在路由器上配置单区域OSPF,实现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实验结果表明两台主机可以正常通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