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 物理层介绍
前言
这一章孬孬整理了一下现有的NR物理层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和大家一下学习一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一键三连。
一、概述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将高层(应用层、MAC层等)的数据转换为适合无线信道传输的信号,并在接收端恢复原始数据。其链路处理包括编码、调制、资源映射、OFDM处理等步骤,确保高效、可靠的传输。以下是物理层链路的关键步骤总结,分为发送端和接收端处理。
2. 发送端物理层链路处理
2.1 信源编码(应用层)
作用:对原始信号(如语音、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去除冗余信息,提高传输效率。
原理:利用信源的统计特性(如熵编码、预测编码)减少数据量,同时尽量保留关键信息。
示例:音频:MP3压缩。视频:H.264编码。图像:PNG、JPEG压缩。
解释:信源编码在应用层完成,物理层接收压缩后的数据流,为后续处理提供高效输入。
2.2 MAC层分TB块 + CRC
作用:将MAC层数据分成传输块(Transport Block, TB),并为每个TB添加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原理:
MAC层负责多路复用和调度,将高层数据分割为TB。CRC用于接收端检测TB是否出错,为错误处理(如HARQ重传)提供依据。
TB大小确定:根据码率、调制阶数和MCS(调制与编码策略)确定,参考:5G MCS与TBS。
解释:TB是物理层处理的基本单位,CRC确保数据完整性,HARQ机制提高可靠性。
可以参考链接:https://www.sharetechnote.com/html/5G/5G_MCS_TBS_CodeRate_old1.html
2.3 码块分割 + CRC
作用:将较大的TB分割成更小的码块(Code Block, CB),并为每个CB添加CRC。
原理:分割便于信道编码器处理,适应编码器的输入限制。CRC确保每个CB的完整性,检测传输错误。码块组(CBG):CBG是将多个CB组合为一个组,用于减少重传开销。若CBG出错,仅重传该CBG,而非整个TB。CBG大小由高层信令指示。
流程:先分割CB,再组合成CBG。
解释:码块分割提高编码效率,CBG机制优化HARQ重传,降低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