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ADC——基础知识
模数转换器(ADC)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如电压、电流)转换为离散数字信号(二进制代码)的电子器件,使数字系统(如微处理器)能够处理真实世界的物理量。:数字信号是一种将数据表示为离散值序列的信号;在任何给定时间,它只能取有限数量的值之一。:模拟信号是任何连续的信号,其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是另一种随时间变化量的表示,即与其他时变信号类似。1)实现远距离传输在通信系统中,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干扰,导致信号失真。
2025-04-06 01:17:20
963
原创 数字电路基础——锁存器
锁存器(Latch)是一种对电平敏感的存储单元电路,在数字电路中临时存储1位二进制数据。锁存器可以使用各种数字逻辑门(如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和或非门)来实现,其核心特性是电平触发,在使能信号有效时,输出状态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使能信号无效时,其输出状态被锁定,直到使能信号再次有效。
2025-03-16 01:23:40
1041
原创 数字电路基础——逻辑门
传输门(Transmission Gate),也称为模拟开关,是一种设计用于控制信号电平从输入传输到输出的电子元件。这种固态开关由一个PMOS晶体管和一个NMOS晶体管组成,以支持两种逻辑状态(高和低)。通过互补地偏置控制栅极,两个晶体管可以同时导通或关闭。通常,传输门是双向的。这意味着信号可以从输入流向输出,反之亦然。要构成一个传输门,需要将两个MOS晶体管(一个PMOS和一个NMOS)并联放置。在NMOS和PMOS晶体管的栅极之间放置一个反相器,以提供互补的控制电压。
2025-03-06 23:43:58
1127
原创 Line Coding——线路编码
线路编码(Line coding),又称信道编码,是。数据以及表示数据的信号可以是数字的也可以是模拟的。线路编码是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通过这种技术,我们把一串比特转换成一个数字信号。在发送端,将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在接收端,通过解码数字信号重新生成数字数据。1)无直流分量:不传输直流信号,线路信号平均值为0。2)自时钟同步能力:有足够数量的过零点,以便接收器能够实现同步。3)带宽效率:线路编码方案通过将数据映射到信号上,以最小化信号的频谱宽度,从而优化可用带宽的使用。
2025-02-21 09:53:36
759
原创 UART(一)——UART基础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在设备间通过异步方式传输数据。它无需共享时钟信号,而是依赖双方预先约定的参数(如波特率)完成通信。基本的 UART 系统只需三个信号即可提供稳健的中速全双工通信:Tx(传输的串行数据)、Rx(接收的串行数据)和接地。发送方在发送数据时,会根据预设的波特率(即每秒传输的位数)来发送数据,而接收方也根据相同的波特率来接收并解析数据。
2025-02-17 23:20:38
2541
原创 信号完整性学习笔记(二)——6种类型的信号完整性问题
电磁骚扰传播或耦合,通常分为两大类:即传导骚扰传播和辐射骚扰传播。通过导体传播的电磁骚扰,叫传导骚扰;通过空间传播的电磁骚扰,叫辐射骚扰。传导骚扰这种耦合发生在导体之间,当一条线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它会引起电磁场的波动,这个波动的电磁场可以影响到并行的线路,并在其中引起感应电压。这种感应电压可能会导致干扰信号的产生,从而覆盖或改变原来的有用信号。电感性耦合通常出现在电缆、线束以及电缆管道中的并行线路之间。辐射骚扰辐射耦合是指通过空间传播的电磁骚扰。
2025-02-08 01:08:39
1131
原创 元器件基础学习笔记——二极管基础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通过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如硅或锗)中掺入少量的五价元素(如磷或砷)形成。这些五价元素提供额外的自由电子,使得N型半导体的主要载流子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P型半导体:通过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少量的三价元素(如硼或铝)形成。这些三价元素在晶格中产生空穴,使得P型半导体的主要载流子为带正电的空穴。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载流子是带有电荷、并可运动而输运电流的粒子,包括电子、离子等。在电场作用下,这些带电粒子能够作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2024-07-25 00:28:48
3806
原创 元器件基础学习笔记——磁珠
磁珠是一种用于抑制高频噪声的被动电子组件,通常由铁氧体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高电阻率和高磁导率,使其能够在高频下有效地将干扰信号以热能的形式消耗掉。在电路设计中,磁珠被广泛用于信号线和电源线上,用来解决辐射和干扰问题。
2024-07-14 01:40:16
4453
原创 开关电源——15种控制模式(1)
关于开关电源的控制模式,TI官网的有相对全面的归纳和描述,提供了15种不同的控制架构,这些架构涵盖了从基础到高级的多种控制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如下表所示:以下是对控制模式相关内容的具体阐述与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以便于更好的理解、交流讨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共同学习进步。开关电源的电压模式控制是开关稳压器中最基本的一种控制策略,它通过检测输出电压并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调节功率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占空比)来维持输出电压稳定。
2024-07-11 09:25:04
3434
原创 开关电源——调制模式和工作模式
开关电源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用于将一定电压和电流转换为另一种电压和电流的技术,以下是开关电源三种常见的调制模式: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脉冲跨周期调制(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
2024-07-07 14:15:04
9063
原创 元器件基础学习笔记——电感的分类及主要参数
电感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它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并储存起来。电感器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用途、形状、结构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2024-05-19 22:30:13
10849
1
原创 电磁兼容EMC——ESD基础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即静电放电,是指当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互相靠近或直接接触时引起的电荷转移现象。人体模型(Human Body Model,简称HBM)是用于模拟人体带电状态接触器件时放电的情况。这个模型的设计是基于人体在地上行走、摩擦或其他因素影响下积累了静电的情况。当人体碰触到IC时,静电便会经由IC的脚位而进入IC内,再经由IC放电到接地端。
2024-05-18 17:47:14
4333
原创 电磁兼容EMC——基础知识
EMC理论基础知识对于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是电子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学习和应用EMC理论,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024-05-12 19:31:56
7514
1
原创 元器件基础学习笔记——电感发展史及相关基础和知识
电感是闭合回路的一种属性,是一个物理量。当电流通过线圈后,在线圈中形成磁场感应,感应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流来抵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它是描述由于线圈电流变化,在本线圈中或在另一线圈中引起感应电动势效应的电路参数。
2024-05-11 09:19:09
1710
1
原创 元器件基础学习笔记——超级电容
超级电容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Helmholtz)发现了电化学界面的双电层电容的性质。这一发现为后来超级电容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在20世纪50年代初,通用电气的工程师受到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的启发,开始尝试将多孔碳电极加入电容设计中。1957年,H. Becker开发了“多孔碳电极低电压电解电容器”,并在同年申请了专利,这被认为是第一个超级电容的雏形。但是非常可惜,当时科学家们并没有找到适用超级电容的应用场景。
2024-05-10 00:03:07
2409
1
原创 元器件基础学习笔记——钽电容
钽电容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Kemet Electronics公司发明的,是当前高性能电容器的代表之一。钽电容发展的由来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而逐渐显现。20世纪50年代初,电子技术已经快速发展,并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例如电视、广播、电话、计算机等等。但当时的电容技术却滞后于其他元器件的技术水平。铝电解电容器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高温环境下易发生漏电、容量稳定性差等问题,无法满足高性能、高可靠性电路的需求。因此,研发一种高性能电容器,成为重要任务之一。
2024-05-09 11:30:01
4044
原创 元器件基础学习笔记——铝电解电容
固态电容也叫固态铝质电解电容。它与普通电容(即液态铝质电解电容)最大差别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介电材料,液态铝电容介电材料为电解液,而固态电容的介电材料则为导电性高分子。高温下,这种固态高分子电介质粒子无论澎涨或是活跃性均较液态电解液低,沸点也高达摄氏350度,因此几乎没有爆裂的风险。从理论上来说,由于固态电容“无浆可爆”,几乎不可能爆浆。20世纪90年代以来,铝电解电容采用固态导电高分子材料取代电解液作为阴极,取得了革新性发展。
2024-05-09 00:21:06
6907
3
原创 元器件基础学习笔记——薄膜电容
薄膜电容一开始还不是薄膜电容,其技术起源于19世纪。1876年,在还没有塑料薄膜之前,人们用一条浸渍油、石蜡的纸插在金属铝箔中并将它卷成圆柱体,这圆柱体就是纸介电容器,它是薄膜电容器的前身,薄膜电容器是以纸介电容器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30年代开发出来的。20世纪初开始,它们被用作电信(电话)中的去耦电容器,用来滤除电话中产生的高频噪声,使电压稳定无噪音,保证元件的正常工作接收息。不过纸介电容器有个缺点是会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减少电介质的绝缘电阻。
2024-05-06 23:53:45
3035
原创 元器件基础学习笔记——陶瓷电容器
1900年意大利L.隆巴迪发明陶瓷介质电容器。30年代末人们发现在陶瓷中添加钛酸盐可使介电常数成倍增长,因而制造出较便宜的瓷介质电容器。1940年前后人们发现了现在的陶瓷电容器的主要原材料BaTiO3(钛酸钡)具有绝缘性后,开始将陶瓷电容器使用于对既小型、精度要求又极高的军事用电子设备当中。而陶瓷叠片电容器于1960年左右作为商品开始开发。到了1970年,随着混合IC、计算机、以及便携电子设备的进步也随之迅速的发展起来,成为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零部件。
2024-05-05 23:12:58
1731
原创 元器件基础学习笔记——电容定义、特性和基本参数
电容的定义式是通过电容器的性质和电场的概念推导得到的。根据电场的定义,电场强度E等于电场中的电荷量Q与电场中的电势差V之比,即:E = Q / V在电容器中,当施加电压时,正极和负极之间会形成电场,导致正极和负极之间产生电势差。根据电场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电容的定义式:C = Q / UC—表示电容,单位是法拉(F)Q表示导体上的电荷量,单位是库仑(C)U表示导体上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1.2.2 电容的决定式电容的决定式是通过电容器的几何形状和介质特性来确定的。
2024-05-04 18:06:01
17430
原创 元器件基础学习笔记——电阻
电阻是电路中的一种基本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它是指在单位电压下,电流通过的障碍物。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表示为R。
2024-05-02 17:30:08
2546
3
原创 信号完整性学习笔记(一)——理解信号完整性
时域分析是指对信号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观察信号在时间轴上的波形和幅度变化,可以获得以下优势:直观性:时域分析可以直接观察信号的波形,对信号的特征有直观的认识。时序信息:时域分析可以提供信号的时序信息,包括信号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周期性等。时域滤波:时域分析可以通过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时域滤波,去除噪声或者改变信号的频率特性。频域分析是指对信号在频率上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将信号转换到频率域,可以获得以下优势:频谱信息:频域分析可以提供信号的频谱信息,包括信号的频率成分、频率强度等。
2024-04-28 23:25:25
778
Use of an LDO as a Load Switch for Space Applications.pdf
2025-02-17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