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9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炸场MLPerf!NVIDIA 72颗B200狂飙30倍性能,AMD新卡能否撼动AI芯片王座?

从市场角度看,NVIDIA的Blackwell系列已进入量产阶段,200多种配置可供选择,覆盖从数据中心到边缘计算的广泛场景。GB200 NVL72这样的系统被视为“AI工厂”的核心,源源不断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实时智能。而AMD则通过每年更新Instinct系列的策略加速追赶,MI325X已于2025年初开始发货,后续MI355X也做出了提前预告。这场GPU性能竞赛的背后,是AI模型规模的快速膨胀和应用场景的多样化需求。

2025-04-03 13:44:26 457

原创 Gartner预计2025年AI支出达6440亿美元:数据中心与服务器市场的关键驱动与挑战

Gartner的数据揭示了AI服务器作为技术底座的核心地位。当前市场由硬件支出主导,液冷技术、异构计算和边缘计算是技术革新的关键方向。然而,供应链风险、能效压力及市场竞争加剧仍是主要挑战。未来,标准化进程和推理需求的增长将重塑市场格局,而政策与生态协同将决定企业能否在万亿美元市场中占据先机。

2025-04-02 16:57:34 694

原创 RTX PRO 6000B光线追踪测试,比5090更强,受欧元走强影响,英伟达下调50系价格

同时,供货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但是根据之前的说法,这个月中旬之后,应该会陆续好起来。不过这款显卡的价格绝对绝对会比当时RTX 6000ada更高,因为其更大规模的GB202芯片,更重要的是其采用双面一共32颗GDDR7 ECC 3GB颗粒,G7显存本来就贵,更考虑到还没有敞开供应的3GB颗粒更是贵上加贵。单从纸面规格上,RTX PRO 6000B相较RTX 5090,AI TOPS、FP32算力和RT性能提升19%,反应在该基准测试中,6000B领先了RTX 5090 5%。

2025-03-20 14:25:10 552

原创 NVIDIA GTC 2025亮点解析:Blackwell GPU、DGX系统与AI-Q框架

NVIDIA GTC 2025 为 AI 技术带来了颠覆性飞跃,在硬件、软件及基础设施层面均取得重大突破。从基于 Blackwell Ultra 架构的强大 B300 GPU,到革命性的 DGX Spark 与 DGX Station 系统,再到 NVIDIA Photonics、Dynamo 推理软件、AI-Q 智能代理框架和 Mission Control 统一管理平台的推出,NVIDIA 正不断重塑 AI 计算的边界,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内的先地位。然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2025-03-19 14:22:22 755

原创 AMD Ryzen 9 9950 X3 D评测:高内核处理能力满足3D V-Cache需求

AMD Ryzen 9 9950 X3 D是一款全面交付的强大产品,为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有意义的升级。它的16个内核、32个线程和144 MB缓存使其在多线程工作负载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扩展的3D V-Cache可确保在CPU密集型游戏中实现更流畅的性能。在基准测试中,9950 X3 D始终超过上一代9800 X3 D,在压缩和多核计算测试中显示出超过50%的增益。额外的高速缓存在最低帧速率和游戏响应能力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差异,巩固了AMD作为高性能游戏CPU领导者的地位。

2025-03-12 15:06:56 827

原创 2025英伟达GTC前瞻:三大关注点分享

英伟达将于3/17-3/21举办GTC大会,CEO黄仁勋将于北京时间3/19凌晨1:00发表主题演讲,并于当日23:30举办投资者会议。此外,英伟达还将于3/20举办首届Quantum Day,探索前沿量子计算技术。以下是我们认为比较核心的几个技术点:1)加速计算的发展趋势以及B300和GB300发布情况;2)CPO交换机技术升级;3)NVL288机架与Rubin的进展更新。考虑到Rubin和Vera有望同步发布,此次GTC或仅提供后续芯片路线图。

2025-03-11 14:25:34 788

原创 英伟达 RTX Pro 6000 Blackwell 专业显卡曝光:24,064 个 CUDA 核心 + 96GB GDDR7 显存

RTX 5090配备了21760个CUDA核心、32GB GDDR显存,功耗达575W,这显然不是Blackwell GB202芯片的极限。此次曝光的两款显卡分别为旗舰级RTX Pro 6000 X Blackwell和标准版RTX Pro 6000 Blackwell,标志着英伟达首次在专业显卡线启用"Pro"标识。:标准版配备188组SM单元(24,064个CUDA核心),接近完整版GB202芯片的97.9%;相关的信息,不管是技术问题还是应用规划,欢迎随时联系我们,期待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与支持。

2025-03-10 11:16:22 387

原创 英伟达或推96GB显存RTX 4090应对供应短缺

网络开发者@eisneim在社交平台X爆料称,其在深圳工厂发现搭载96GB显存的RTX 4090工程样卡,显存容量较游戏版24GB实现四倍跃升。专为云计算和AI场景设,增强型显卡售价超过2000美元,若96GB版本问世,价格或将翻倍。另外,有市场数据显示,NVIDIA因库存不足,已拖累2024年第四季度GPU市场——整体仅增长1%,其中笔记本显卡贡献全部增长(+2%),而独立显卡销量反而下滑3%。相关的信息,不管是技术问题还是应用规划,欢迎随时联系我们,期待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与支持。

2025-03-07 12:06:15 262

原创 北京大学:DeepSeek私有化部署和一体机【121页,附完整下载】

演示Ollama命令行部署流程,提供硬件配置标准,并指导使用Open WebUI/Chatbox优化交互体验,涵盖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分享基于Transformers验证和vLLM高性能部署方案,结合DeepSeek-70b企业部署实测数据,剖析专业推理机部署策略。报告完整覆盖从个人体验、企业应用到资源受限场景的部署闭环,兼具API调用解析与云服务机制解读,形成立体化部署决策体系。:解析DeepSeek全系模型矩阵,对比满血版/蒸馏版/量化版及专业模型的性能差异,结合应用场景提供选型建议。

2025-03-05 15:31:14 976

原创 AMD RDNA 4和Radeon RX 9000系列GPU起价549美元:规格,发布日期,定价等

AMD刚刚正式宣布了推出Radeon RX 9000系列显卡家族的首批产品——Radeon RX 9070与Radeon RX 9070 XT。两款显卡基于全新RDNA 4架构,搭载第三代光线追踪加速器与第二代AI加速单元,目标以高性价比策略冲击中高端GPU市场。这些产品将与英伟达的Blackwell RTX 50系列GPU以及英特尔的Battlemage Arc B系列GPU展开竞争,并且在未来几天内很可能跻身最佳显卡之列。毫无疑问,英伟达因人工智能业务获得的创纪录利润对市场影响巨大。

2025-03-03 16:42:37 666

原创 64位精度HPC计算引擎的十年博弈:AMD如何以性价比颠覆NVIDIA霸权?

MI300X的向量运算能力达到81.7万亿次浮点运算,张量运算能力达到163.4万亿次浮点运算,相比之下,GB200中使用的Blackwell GPU,其向量和张量的最佳性能仅为45万亿次浮点运算。当然,BlackwellB200的向量和张量单元的FP64性能均为40万亿次浮点运算,与“Grace”CG100 CPU搭配的GB200,英伟达将其向量和张量的FP64峰值性能提升至45万亿次浮点运算。一个显著的现象是,英特尔在性价比提升方面进展迅速,这无疑受到了GPU计算的影响,GPU计算的性价比更高。

2025-02-26 16:08:58 686

原创 AMD 慌了?英特尔“Granite Rapids”Xeon 6 全面来袭!

如今,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在诸多方面面临挑战,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但要知道,数据中心售出的处理器中,近三分之二都是英特尔的产品。这是一项利润尚可的业务,在X86服务器CPU领域,英特尔能够——实际上也经常与竞争对手AMD展开较量。而且,英特尔还能提供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和云服务提供商自行研发、台积电代工的各类Arm服务器CPU所不具备的优势。2024年6月,英特尔推出了基于Atom风格能效核心(E-core)设计的“Sierra Forrest”Xeon 6处理器。

2025-02-25 16:46:20 884

原创 清华大学重磅报告:揭秘AI的“幻觉”陷阱与创造力革命——如何驾驭DeepSeek的双刃剑?

1.定义AI幻觉指模型生成脱离事实、逻辑断裂或偏离用户指令的内容,分为两类:a.事实性幻觉:如错误的历史事件或科学结论(例如声称“秦始皇发明了电灯”)。b.忠实性幻觉:如用户要求写“春天的诗”,AI却输出“秋天的散文”。2.成因a.数据偏差:训练数据中的错误或片面信息被模型吸收。b.泛化困境:面对复杂场景时,模型“脑补”出错误逻辑。c.知识固化:依赖参数化记忆,无法动态更新知识(如2024年后的信息缺失)。d.意图误解:用户提问模糊时,模型过度“自由发挥”。

2025-02-24 15:13:29 581

原创 台积电2nm与Intel 18A工艺对决——性能与密度的巅峰之战

英特尔18A和台积电N2工艺技术各有千秋,在不同的维度上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两种工艺技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和实际应用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无疑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无论是追求高性能计算的服务器领域,还是对功耗和性能有严格要求的移动端,这两种先进工艺都将为未来的电子产品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赋创(EMPOWER X),作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积极探索者,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前沿,密切关注并吸收最新的科技进展。我们专注于提供高效且可靠的计算解决方案,旨在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想了解更多有关。

2025-02-14 15:55:30 587

原创 GB300加速推进,RTX 50显卡芯片量产延后,NVIDIA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AI硬件市场正处于快速变化的时期,GB200未达预期、GB300的加速推进、CoWoS技术瓶颈、RTX 50系显卡量产延后以及ASIC AI的崛起,都在共同塑造着未来的竞争格局。尽管NVIDIA在GPU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DeepSeek等新兴技术的崛起以及ASIC硬件的竞争,NVIDIA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为了继续巩固其市场地位,NVIDIA必须加速产品创新,尤其是在专用AI硬件的研发和优化上,以应对新兴技术的冲击并维持其在AI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赋创(EMPOWER X)

2025-02-13 17:43:30 891

原创 DeepSeek-R1 本地部署必备!硬件配置精准指南

不同规模的 DeepSeek-R1 模型对硬件需求差异巨大。从轻量级的 1.5B 到顶级超大型的 671B,硬件配置需要根据模型规模、计算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无论是个人开发者还是企业用户,都可以根据本文的推荐找到适合自己的硬件方案,高效部署 DeepSeek-R1 模型。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在搭建 AI 运算站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如果在部署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让我们一起攻克难题!想了解更多有关AI训练推理服务器。

2025-02-11 17:46:25 3582 2

原创 英特尔至强服务器CPU销量创14年新低,AMD取得进展

自2019年以来,AMD的竞争逐渐加剧,尤其是在2022年推出第四代EPYC处理器后,其核心数高达96个,远超英特尔的高端至强(Xeon)处理器。同时,英特尔没有计划应对AMD的3D V-Cache技术,这一技术使AMD的Ryzen芯片成为游戏台式机的无可争议的王者。,作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积极探索者,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前沿,密切关注并吸收最新的科技进展。:2020年和2021年,受疫情影响,云计算需求激增,推动了英特尔服务器CPU的销售。然而,2022年后,通用服务器需求放缓,进一步影响了销量。

2025-02-07 14:47:26 1113

原创 一文详解DeepSeek-R1如何克服硬件限制以提供AI突破

DeepSeek是一家位于中国的AI研究实验室,凭借其创新且易于获取的人工智能方法迅速获得了认可。通过专注于开源开发,DeepSeek已成为AI社区中的关键角色,推出了高性能的模型,供更广泛的用户使用。其最新成果DeepSeek-R1是一款“推理模型”,旨在超越基本的模式识别,擅长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理解复杂关系。与传统的LLM(大语言模型)不同,DeepSeek-R1通过模拟逐步的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它将复杂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逻辑步骤,然后得出解决方案。

2025-02-06 12:08:18 845

原创 AMD数据中心业务创纪录,Instinct MI355X提前发布

AMD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显著进步,数据中心业务已成为其收入的主要驱动力。尽管面临英伟达的激烈竞争,AMD通过不断创新和加速产品发布,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计算需求的不断演变,AMD有望在数据中心和手持设备领域继续引领潮流。想了解更多有关AI加速服务器相关的信息,不管是技术问题还是应用规划,欢迎随时联系我们赋创(EMPOWER X),期待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与支持。

2025-02-05 15:22:08 656

原创 RTX 5090原型据称有24576个CUDA核心和800 W TDP -两个16针连接器

虽然英伟达确实有可能在考虑生产RTX 5090 Ti,但这也可能只是一次实验,公司还在观望市场对比RTX 5090更强大的GPU是否有足够的需求,然后再决定是否投入生产。该用户并未说明是如何得到这一原型产品的,但表示如果有人能提供英伟达GeForce 570.12驱动程序,他愿意出高价购买,因为这似乎是唯一支持该原型产品的驱动。根据规格参数,这款基于Blackwell架构的显卡采用了功能完整的GB202芯片,拥有24576个CUDA核心,相比RTX 5090的21760个CUDA核心多出了13%。

2025-01-22 14:04:17 275

原创 RTX 5090在Blender基准测试中比RTX 4090快36%- RTX 5090 D比RTX 4090 D快40%

*不过,对这些数据得持保留态度,不仅因为它们是泄露出来的,还因为除了RTX4090之外,其他这些显卡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少。这与我们从纸面参数上看到的情况相符,因为RTX5090的CUDA核心数量仅比RTX4090多约33%,而CUDA核心数量是影响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从纸面上看,相比上一代有大约40%的性能提升似乎还不错,但这与我们看到的40系列相较于30系列的提升相比,就差得远了。这就大大增加了数据的可信度,表明数据既真实,又能反映显卡的实际性能,因为这样的得分不太可能是偶然出现的。

2025-01-20 14:00:49 988

原创 Nvidia Blackwell架构深度剖析:深入了解RTX 50系列GPU的升级

大多数基于Blackwell架构的RTX 50系列GPU的GDDR7运行频率为28Gbps,是最初GDDR6芯片速度的两倍,但相比许多高端RTX 40系列GPU使用的21Gbps GDDR6X芯片,速度仅提升了33%。从硬件性能提升到功能特性优化,再到内存和架构设计的改进,Blackwell架构的RTX 50系列GPU为未来的图形处理和人工智能应用描绘了一幅充满潜力的蓝图。(顺便提一下,英伟达完全没有提及光流加速器,即OFA,这是Ada架构引入的新特性,但现在可能已被停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强大的张量运算。

2025-01-16 15:54:19 1042

原创 赛迪:国产CPU已逐步形成三大梯队(附完整报告)

当前,中国信创硬件产品体系已完成初步构建,供给侧企业活跃,技术创新不断,需求侧党政及行业信创重新提速,且随着关键领域信创替代达标节点的临近,相关招标和项目进度大幅增加。报告深入分析了信创硬件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情况,并梳理出当前主要技术路线及相关厂商,对产业发展趋势和风险给出关键建议,从供给侧来看,在信创CPU领域,六大国产CPU指令集授权模式、产品覆盖领域及应用市场存在差异,且各有优劣势。未来,信创产业将加速迈向更开放的市场化竞争,但当前部分CPU产品适配成本和性能表现,与国外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2025-01-14 17:38:13 766

原创 RTX Titan Ada原型曝光:据称具有18432个CUDA核心和48 GB VRAM

Titan Ada原型采用的GDDR6显存模块速度较慢,与RTX 4090相比,其带宽潜力较低。一位名为FluxRBLX的用户在英伟达相关的Reddit板块上分享了一张GPU - Z截图和一张照片,揭示了传闻中但从未上市的RTX Titan Ada GPU的规格,其配备了完全启用的AD102 GPU核心以及高达48GB的显存。Titan Ada GPU的显存容量也翻倍了,这无疑是因为采用了“翻盖式”设计,在印刷电路板(PCB)两侧都安装了GDDR6模块,类似于RTX 3090或RTX 6000 Ada。

2025-01-14 14:10:54 669

原创 A股半导体热潮背后:海光寒武纪崛起,直面全球芯片巨头挑战

从竞争态势来看,挑战重重。一方面,国内企业面临着国际巨头英伟达的巨大压力。

2025-01-09 17:40:22 1193

原创 Nvidia推出RTX 50 Blackwell GPU:2000美元RTX 5090,1000美元RTX 5080,RTX 5070 / Ti为549美元和749美元

英伟达终于发布了全新的GeForce 50系列显卡,以及DLSS 4技术。此次共推出了四款高端GPU,不久后大家就能亲身体验到这些新品了。RTX 5080和RTX 5090将于1月30日率先上市,而RTX 5070和RTX 5070 Ti则会在2月面世。现在,是时候分享我们在2025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主题演讲中所获知的各项信息了,包括所有规格、价格以及性能表现。

2025-01-07 15:34:46 1061

原创 Nvidia Blackwell和GeForce RTX 50系列GPU:谣言、规格、发布日期、定价以及我们所知道的一切(0103更新)

下一代英伟达Blackwell GPU架构及RTX 50系列GPU即将按计划登场。英伟达虽未官宣太多,但近月公司围绕“50”发布了大量的营销资料。种种迹象表明,产品大概率会在1月6日CES展会、CEO黄仁勋主题演讲时亮相,有望跻身顶级显卡行列,取代上一代产品。原本预期2024年假日季能看到RTX 5090和RTX 5080,然而Blackwell B200因延迟与封装问题,计划推迟。如今预计2025年1月发布,月底前至少推出一到两款,可能多达四款桌面卡,笔记本RTX 50系列也有亮相可能。

2025-01-03 14:03:15 1122

原创 DRAM价格预计将在2025年初下降,影响PC,服务器和GPU VRAM市场

然而,DDR4内存的过剩供应,加上企业客户采取的谨慎采购策略,仍在抑制价格。2025年第一季度,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市场将迎来显著的价格下跌,其中个人电脑(PC)、服务器和图形处理器(GPU)的视频随机存取存储器(VRAM)领域预计将出现大幅下滑。此外,DDR5和HBM等新型存储技术的缓慢采用加剧了上一代DRAM模块的长期过剩,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不稳定。买家采取的谨慎采购策略与持续的供需失衡相互作用,预计将继续抑制DRAM市场的价格。DRAM价格的持续下跌与过去两年观察到的更广泛趋势相吻合。

2024-12-31 15:01:53 397

原创 Nvidia的H20 GPU又赚翻了!每季度增加50%

H20 芯片基于 Hopper 架构,配备了 96GB 的 HBM3 存储器,运行速度可以达到 4.0TB/s,功耗 400w. 其算力方面,int8/fp8 tensor 算力为 296T,bf16/fp16 tensor 算力为 148T,fp32 算力为 44T,fp64 算力为 1T。英伟达的 H20 芯片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轨迹,深刻映射出中国对 GPU 旺盛且多元的需求态势,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图形渲染等领域。然而,随着美国禁售令的实施,市场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2024-12-30 14:49:19 795

原创 HBM4“华山论剑”,谁将登顶?

在AI大模型叩响全球智能大门的进程中,HBM(高带宽存储器)凭借强大的数据存储与读取动力骤然崛起,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半导体存储技术争霸赛。近几年,SK海力士一马当先,在HBM产业发展的早期道路上一骑绝尘,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而今AI、高性能计算等对HBM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这片战场上早已涌入了众多实力强劲的选手。三星、美光等老牌存储原厂闻风而动,此外包括最近表现出强烈涉足意向的铠侠等,加入到了这场激烈的HBM擂台竞赛之中…

2024-12-26 16:03:50 742

原创 英特尔的创新困局与未来的转机:重塑还是消亡?

英特尔,这家曾引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巨头,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技术创新的停滞,到错失人工智能领域的制高点,再到被AMD和英伟达等竞争对手赶超,英特尔的创新之路似乎正走向尽头。但这是否意味着它的未来注定黯淡?我们不妨从中挖掘一些希望与可能。

2024-12-25 16:14:32 953

原创 2024年中国CPU赛道TOP 20:国产力量崛起,引领科技新篇章

2024年,国产CPU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上一路高歌猛进,各企业百花齐放,均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创新实力。我国致力于CPU的自主可控,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随着2025年的即将到来,国产CPU行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目标,相信这些CPU品牌可以在国产化大潮下,鲲鹏展翅,巩固发展,在市场化道路上越走越远。

2024-12-25 14:44:42 1846

原创 NVIDIA新一代核弹!B300功耗高达1400W:还有288GB超大HBM3e显存

除了功耗的大幅提升,B300芯片的显存配置也得到了显著增强,每个GPU将配备高达288GB的HBM3e显存,相比之前的192GB有了大幅增加,意味着其采用了12层堆叠的HBM3e技术。随着B200和GB200在2024年第四季和2025年第一季之间陆续启动出货,英伟达也将后续的Blackwell Ultra产品提上日程,并改名为B300系列,预计明年将主推B300和GB300等采用CoWoS-L封装的GPU产品,还会提升对先进封装技术的需求量。

2024-12-24 14:45:49 373

原创 Micron“迟到”的HBM之路:AI和HPC领域的潜力巨头

美光对2024财年HBM销售额持谨慎态度,但我们预估约5.3亿美元,其中第四季度约3.5亿美元,2025年Q1约7.5亿美元,主要来自英伟达GPU加速器中的八层堆叠HBM3E。美光科技在2025年Q1有一个重要客户贡献了超过10%的营收,即13%或约11.3亿美元,通过各种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确认这家客户为英伟达,其中7.5亿美元购买HBM3E内存,其余用于LPDDR5、DDR5内存和NAND闪存。技术方面有任何疑问,或渴望深入了解更多专业信息,我们非常欢迎您的私信交流,期待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与支持。

2024-12-20 16:39:08 789

原创 GB200机柜供应链仍需时间优化,预计出货高峰将延至25Q2至Q3之间

此外,2024年主导市场的HGX AI Server每柜TDP动辄达60 kW至80 kW,而GB200 NVL72每柜则达到140 kW,TDP再度提升一倍,为此业者尝试扩大采用液冷散热解决方案。TrendForce集邦咨询于最新调查指出,近期市场关注NVIDIA (英伟达)GB200整柜式方案(Rack)各项供应进度,由于GB200 Rack在高速互通界面、热设计功耗(TDP)等设计规格皆明显高于市场主流,供应链业者需要更多时间持续调校、优化,预期最快将于2025年第二季后才有机会放量。

2024-12-19 17:28:32 412

原创 RTX 50支持全新神经渲染!可能还有DLSS 4

随着明年1月6日的NVIDIA主题演讲日不断临近,近期的预告越来越多了,这些预告说的其实都挺笼统的,具体是些什么其实有点难猜,不过这些都会在明年1月6日的NVIDIA主题演讲上得到答案。在某品牌的预热稿中,赫然提到了**“神经渲染”(Neural Rendering),号称将给图形处理与现实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显然这将是RTX 50新的渲染方式。NVIDIA即将在CES 2025上发布RTX 50系列显卡,这些显卡的规格在近段时间已经悉数被曝光,不过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些新卡的规格,而是新一代显卡的特性。

2024-12-18 17:41:30 229

原创 英伟达RTX 50系列显卡阵容曝光,RTX 5090将搭载32GB GDDR7显存

截至目前,RTX 5090据传将基于英伟达的GB202芯片(面积超过744平方毫米),启用170个SM(共192个),并配备32GB GDDR7显存。再往下,RTX 5080使用GB203芯片,SM数量减少到仅84个(不到RTX 5090的一半),配备16GB显存。结合我们对RTX 5090的所有了解,可以明确英伟达将为旗舰产品配备32GB GDDR7显存(同时位宽有望升级到512-bit),对比RTX 4090/4090D 384-bit 24GB GDDR6X实现一次大大的跨越。

2024-12-17 15:52:17 355

原创 中国海光16核芯片挑战AMD线程撕裂者!

不过,有报道称,海光可能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将Zen 1架构移植到AMD最新的SP5插槽上,以实现更多的I/O和更好的兼容性。此外,Zen 2架构是AMD设计理念的转折点,它引入了多芯片模块(MCM)技术,将I/O和CPU核心分离到不同的芯片上。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国产CPU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和创新,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市场方面,随着国产CPU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性价比优势的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和机构开始选择国产CPU作为计算和存储的核心部件。

2024-12-13 14:15:00 512

原创 AMD新款AI服务器能效较2020年版提升28.3倍,提前一年达成30倍能效目标

AMD的Instinct MI100不支持FP8(而MI300X则以与INT8相同的速率支持FP8),但如果我们比较MI100的INT8性能(184.6 TOPS)和MI300X的INT8性能(稀疏时为2615 TOPS/5230 TOPS),会发现两者在理论上的差异为14到28倍。FP16的性能差异也大致相同,因此这一比较是有效的。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AMD确定了该系统的能效,并将其与2020年的一款未公开机器进行了比较,发现新机器的能效是旧机器的28.3倍。

2024-12-12 11:48:14 427

原创 谷歌Willow量子芯片震撼发布,颠覆多个行业格局!

量子计算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技术,近年来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随着谷歌近期发布的“Willow量子芯片”问世,量子计算的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款量子芯片不仅代表了谷歌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那么,Willow量子芯片究竟有哪些亮点?它的问世对量子计算行业以及未来科技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2024-12-11 17:27:17 304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