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工程
记录软件工程学习中的疑问与收获。
PL布林
记录一些学习收获
展开
-
决策树回归VS回溯
待办原创 2021-04-26 00:15:15 · 145 阅读 · 0 评论 -
软件测试过程的模型
V模型软件测试若使用经典的V模型阶段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定义:V模型是一种用图像表示系统发展生命周期的模式,可以产出严谨的发展生命周期模型以及专案管理模型。V模型列出了在产品开发时需进行的各个阶段,以及各阶段对应的产出。V模型是最具有明显意义的测试模型。V模型是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变种,它反映了测试活动与分析和设计的关系 。M模型和V模型不同的是,W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测试与开发是可以同步进行的。H模型在H模型中,软件测试完全独立原创 2021-04-18 22:42:41 · 109 阅读 · 0 评论 -
Week4:形式化方法
基本信息: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领域,形式化方法是基于数学的特种技术,适合于软件和硬件系统的描述、开发和验证。将形式化方法用于软件和硬件设计,是期望能够像其它工程学科一样,使用适当的数学分析以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和鲁棒性。但是,由于采用形式化方法的成本高意味着它们通常只用于开发注重安全性的高度整合的系统。它能精确地揭示各种逻辑规律,制定相应的逻辑规则,使各种理论体系更加严密。同时也能正确地训练思维、提高思维的抽象能力。 形式化方法的本质是基于数学的方法来描述目标软件系统属性的一种技术。分类:根据原创 2021-04-02 12:29:19 · 244 阅读 · 0 评论 -
Week4:读后感
为什么软件开发无章可循?为什么在这个环境里很难进行一些试验以及获取技 能?什么实践和决定会导致成功或失败?根本原因就是:环境是不规律的,做出变更与理解变更带来的结果之间的反馈过程太长了。这里的“变更”一词是指广 义上的需求变更、方法变更、开发实践变更、商业计划变更、代码或配置变更等等。如果想如愿缩短周期,需要建立一个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好的多功能组织。文章地址:Why 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 Suck...原创 2021-04-01 22:49:31 · 80 阅读 · 0 评论 -
Week3:分而治之和WBS
观后感待办原创 2021-03-27 15:49:34 · 117 阅读 · 0 评论 -
Week3: “Quora精选”读后感
Quora精选:为什么软件开发周期总是预估的2~3倍?在本文中,作者通过讲述一段充满未知和意外的旅途,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计划赶不上变化的道理。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人力资源浪费、时间计划不合理、产生各种突发问题和设想与现实出现偏差等情况,这会对完成时间有一定的影响。软件开发工程包含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实施、维护等不同的过程,还涉及到开发工具、开发人员、项目管理、风险等众多因素。软件开发周期预估就是根据软件的开发内容、开发工具、开发人员等因素对需求调研、程序设计、编码、测试等整个开发过程所花费的原创 2021-03-27 19:56:26 · 169 阅读 · 1 评论 -
Week2:软件工程开发论对软件开发的用处
软件工程开发论的用处原创 2021-03-19 10:46:07 · 102 阅读 · 0 评论 -
Week1:对“软件工程是否教会不怎么会编程的人开发软件“的一些看法
课后,老师给我们留下这样的问题:软件工程是否教会不怎么会写程序的人开发软件? 我的观点是否定的。编写程序是软件开发中重要的一环,但软件工程并不着重于教会开发人员编写程序,而是主要教会我们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并不是旨在提升开发人员的编程能力。在软件工程的七条基本原则中,有一条内容为“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开发人员的素质和数量是影响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的重要因素,应该少而精。这一条基于:高素质开发人员的效率比低素质开发人员的效率要高几倍到几十倍,开发工作中犯的错误也要少的多原创 2021-03-13 23:02:00 · 16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