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4)
- 收藏
- 关注
原创 GPR B扫描数据的多种可视化方法及应用
原始B扫描图像提供了最直接的信号振幅表示,保留了完整的相位信息。实部和虚部图像通过希尔伯特变换提供了信号的完整复表示,有助于理解信号的相位特性。实部平方和虚部平方图像突出显示了信号能量在实部和虚部上的分布,有助于识别强反射区域。信号包络图像提供了信号整体强度的变化趋势,便于目标定位和初步分析。这些不同的可视化方法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的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表示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多种可视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更全面的地下目标信息。
2025-03-31 02:34:13
607
原创 时间增益补偿(TGC)在GPR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时间增益补偿(Time-Gain Compensation, TGC)是一种用于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技术,它通过对不同深度处的信号应用不同的增益因子,来补偿信号随深度增加而产生的衰减。时间增益补偿是GPR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步骤,可以有效改善深部目标的成像质量。通过选择合适的增益函数和参数,可以在保持浅表信息的同时,突显深部结构,从而提高GPR探测的有效深度。在本文的示例中,我们使用金属圆柱体埋藏在介质半空间的模型数据,展示了TGC的应用效果。时间增益补偿的基本原理是应用一个随时间(或深度)增加的增益函数。
2025-03-31 02:19:30
871
原创 gprMax命令详解:使用 #rx_array 高效定义接收器阵列 (B扫描/C扫描利器)
rx_array是 gprMax 中一个极其有用的命令,特别是在需要模拟 GPR 扫描或在规则网格上采集数据时。它通过简洁的语法大大提高了定义接收器的效率,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虽然在命名和输出分量选择上不如#rx灵活,但对于大多数规则布点的场景,#rx_array是首选的解决方案。
2025-03-30 19:04:43
740
原创 行星科学中的布格异常分析:理论推导与pyshtools实现
布格异常是行星科学和地球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通过消除地形引起的重力效应,帮助我们探索行星内部结构。这个公式基于阿里定理,假设地壳-地幔界面的起伏是引起布格异常的主要原因。将势能的球谐展开代入并求导,可以得到每个分量的具体表达式。方法内部执行了从球谐系数到空间域重力加速度的转换,实现了上述公式的计算。最简单的布格异常计算是相对于球体的,但这会导致结果中包含行星扁率的影响。这种模型虽然简单,但忽略了地形的曲率和有限范围,精度有限。参数控制泰勒级数的阶数,值越大计算越精确,但计算量也越大。
2025-03-25 21:09:15
945
原创 Redis中的Lua脚本教程(零基础入门)
Lua是一种轻量级、高效的脚本语言,设计初衷是作为嵌入式语言与其他程序(如Redis)配合使用。它语法简单,容易学习,同时功能强大。Lua脚本是Redis的强大功能,可以实现原子性操作、减少网络往返、提高性能,并支持复杂的业务逻辑。本教程从Lua语言基础入门,到Redis中的脚本使用,再到实际应用场景和实践。
2025-03-03 23:25:03
1045
原创 StarshipShader: WebGL星际粒子效果着色器详解
StarshipShader是一个封装好的JavaScript类,它简化了创建星际粒子效果的过程。这个组件封装了WebGL的复杂性,提供了简单的API来初始化、启动、暂停和调整效果。完全基于WebGL,性能优异自适应画布大小,支持响应式设计可配置的参数,如自动启动、自动调整大小等优化的渲染循环,支持暂停/恢复功能当元素不可见时自动暂停,节省资源// 如果传入的是ID,获取元素// 默认选项...options// 状态变量// ...其他变量canvas。
2025-03-03 16:13:39
1049
原创 像素化太空背景实现:PixelSpaceBG解析
在现代网页设计中,动态且引人入胜的背景效果往往能提升用户体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将深入解析一款基于WebGL的像素化太空背景实现——PixelSpaceBG.js,这是一个来自于Shadertoy Created by Miolith的设计。通过本文,将了解到WebGL着色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创建一个可重用的背景组件。PixelSpaceBG.js 是一个功能强大且具有高度可配置性的WebGL背景组件,它将现代3D渲染技术与复古像素艺术风格相结合,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太空场景。
2025-03-03 16:03:29
919
原创 探地雷达F-K偏移算法详解与Python实现
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在探地雷达(GPR)数据处理中的F-K偏移算法算法在地球物理领域很常见,但很少有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其实现原理。因此,我决定从基础概念到代码实现,一步步详细讲解F-K偏移算法。通过这篇文章,我详细介绍了探地雷达F-K偏移算法的原理和Python实现。F-K偏移是一种高效的偏移处理方法,特别适合处理速度变化不大的介质中的探地雷达数据。数据补零和二维FFT变换在频率-波数域中进行Stolt映射通过插值重采样实现坐标变换逆傅里叶变换回到空间-深度域。
2025-02-27 16:00:11
929
原创 月壤结构探测仪LRPR 地形校正和数据分析
继上一篇LRPR基础教程后,本文将深入探讨地形校正与高级信号分析技术。随着嫦娥五号、六号任务数据的不断积累,对这些数据进行高级处理和分析变得愈发重要。地形校正能有效消除地表起伏对雷达数据的影响,而希尔伯特变换、相位分析等高级技术则能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更多有价值的地质信息。本教程将系统讲解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提供实际应用案例。零时点(zero time)是指雷达波开始传播的时刻。在理想情况下,雷达数据的零时点应该对应于电磁波从发射天线发出的那一刻。
2025-02-27 01:52:20
523
原创 【gprMax教程】基于分形理论的异构土壤模型构建技术
基于分形理论的异构土壤建模技术为GPR模拟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真实性。通过gprMax提供的分形盒、表面粗糙度、表面水和植被等工具,结合Peplinski土壤混合模型,我们可以构建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异构土壤模型,更准确地模拟GPR在实际土壤环境中的响应特性。考古遗址勘探前的预测性模拟地雷检测中的复杂土壤条件评估农业精准灌溉中的水分监测地质工程中的地下结构探测。
2025-02-27 01:39:50
846
原创 gprMax教程:电磁分散介质材料建模
gprMax的分散性材料建模功能为GPR模拟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准确性。通过正确使用Debye、Lorentz和Drude模型,可以精确模拟各种复杂材料的电磁响应,从而提高GPR模拟的真实性。这对于研究复杂介质中的波传播、天线设计优化以及实际数据解释都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分散性材料建模不仅能提高GPR模拟的准确度,也能帮助研究人员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材料的电磁特性及其与GPR信号的相互作用机制。
2025-02-27 01:32:12
863
原创 月壤结构探测仪01数据读取
随着嫦娥五号、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实施,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作为这些任务中的关键探测设备,月球月壤结构探测仪(Lunar Radar Penetrating Radar, LRPR)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月球次表面结构信息。本文将介绍LRPR的工作原理、数据结构以及基本处理方法,帮助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快速入门。CE5-L- 嫦娥五号着陆器GRAS- 地形与障碍物分析系统LRPR-A- 月壤结构探测仪A通道SCI- 科学数据N- 正常模式- 数据起止时间0001- 序列号A。
2025-02-27 01:26:48
925
原创 在 Overleaf 上使用 LuaLaTeX 编译器处理生僻字符
在 LaTeX 中,PDFLaTeX 编译器对中文的支持相对有限,可能导致中文字符无法正确显示或排版效果不佳。相比之下,LuaLaTeX 编译器提供了更强大的中文支持,能够更好地处理生僻字和繁体字字符的显示。
2025-02-10 17:38:36
287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