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数据双向绑定原理是通过 数据劫持
+ 发布者-订阅者模式
的方式来实现的,首先是通过 ES5
提供的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来劫持(监听)各属性的 getter、setter,并在当监听的属性发生变动时通知订阅者,是否需要更新,若更新就会执行对应的更新函数。
什么是数据劫持
数据劫持比较好理解,通常我们利用Object.defineProperty
劫持对象的访问器,在属性值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获取变化,从而进行进一步操作。
发布者模式 / 订阅者模式
在软件架构中,发布订阅是一种消息范式,消息的发送者(称为发布者)不会将消息直接发送给特定的接收者(称为订阅者)。而是将发布的消息分为不同的类别,无需了解哪些订阅者(如果有的话)可能存在。同样的,订阅者可以表达对一个或多个类别的兴趣,只接收感兴趣的消息,无需了解哪些发布者(如果有的话)存在。
这里很明显了,区别就在于,不同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发布者和订阅者是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的,发布者只需要把消息发送到订阅器里面,订阅者只管接受自己需要订阅的内容
Object.defineProperty
Object.defineProperty( obj, prop, descriptor )
三个参数:
obj 要定义的对象
prop 要定义或修改的属性名称或 Symbol
descriptor 要定义或修改的属性描述符
属性描述符
get 属性的 getter 函数,如果没有 getter,则为 undefined
。当访问该属性时,会调用此函数。执行时不传入任何参数,但是会传入 this
对象(由于继承关系,这里的this
并不一定是定义该属性的对象)。该函数的返回值会被用作属性的值。 默认为 [undefined
] set 属性的 setter 函数,如果没有 setter,则为 undefined
。当属性值被修改时,会调用此函数。该方法接受一个参数(也就是被赋予的新值),会传入赋值时的 this
对象。 默认为 [undefined
]
<!-- 发布者 -->
<input type="text">
<!-- 订阅者 -->
<div class="demo"></div>
<!-- 观察者 Object.defineProperty(目标对象,目标对象中的属性,{6个属性:set,get,value,枚举,可选值,是否可写}) -->
<script>
/* 观察者 */
let target = {} //目标对象
Object.defineProperty(target, 'msg', {
get () { },
set (value) {
console.log(value, 5);
demo.innerHTML = value
ipt.value = value
}
})
let ipt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put')
let demo = document.querySelector('.demo')
ipt.addEventListener('input', (e) => {
console.log(e.target.value, 99);
target.msg = e.target.value
})
====================================================================================================
// vue3的双向绑定原理
/* Proxy */
let proxy = new Proxy({}, {
// set (目标对象,key,value) {
set (target, key, value) {
console.log(target, key, value, 888);
demo.innerHTML = value
ipt.value = value
}, // setter
get () { } // getter
})
let ipt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put')
let demo = document.querySelector('.demo')
ipt.addEventListener('input', (e) => {
console.log(e.target.value, 99);
proxy.msg = e.target.value
})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