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小白入门-多谐振荡电路分析

文章详细分析了多谐振荡电路中,通过三极管Q1和Q2的导通/截止控制电容电压的变化过程,包括电压的上升、下降和充电周期。关键节点包括Q1和Q2的导通导致的电压转移和电容充电情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多谐振荡电路

分析前知条件
三极管的be极导通电压为0.7V
三极管的ce极导通后电压为0.3V
  1. 假设Q1初始条件为导通状态,那么C点的电压为0.7V,A点的电压为0.3V,B,D点的电压为0V记该时刻为T1时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TI时刻结束之后,B点从T1时刻开始充电到三极管的压降0.7V
分别看ABCD点
AC点:保持不变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Q1管子是一直导通的)
D点:在B点充到0.7的过程中,12V也在给D点充电
图如下(T2时刻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在B充到0.7V时刻,Q2导通,D点变为0.3V,C点的电压从0.7V→-11V(因为电容俩端的电压不能突变),那么Q1就由导通状态变为断开的一个状态,那么电流就会通过1K电阻,10uf的电容,Q2的三极管这条路径来给我们的10uf进行一个充电,那么A点就从0.3V开始上升到12V。
C点:因为Q2是导通的,所以电流会通过10K电阻,10UF,Q2这条路径来给我们的10uF进行一个充电,一直上升到三极管的导通电压0.7V
B点:因为在该T3时间段,Q2是一直导通的,所以B点一直为0.7V
A点:会从0.3V充电到12V
D点:由于Q2导通所以会变为0.3V
(记该段为T3时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由于C点又变为0.7V,导致Q1导通
    A点:从12V被拉为0.3V
    B点:从0.7V被拉到-11V(因为电容俩端电压不能突变)然后因为电流通过10UF电容所以会慢慢充电到0.7的导通电压
    C点:一直导通
    D点:由于B点变为-11V导致Q2三极管关闭,那么12V的电压会通过1K电阻,10UF,Q1这个路径给10uF的电容充电,那么D点会逐渐上升到12V
    后续再重复上述的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硬件工程小白-阿汤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