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皆对象
我的电脑类的具体的对象 :红色,21寸 ,4核 ,thinkpad —>具体的一个对象
同桌的电脑类的具体的对象 : 黑色 ,23存,8核 ,dell —>具体的一个对象
同属一个大类 :电脑类
对象:是具体的事物
类:是对对象的抽象(抽出象的部分)
先有具体的对象,然后抽象各个对象之间象的部分,归纳出类,通过类再认识其他对象。
生活案例
类是一个图纸 对象是根据该图纸制造多个实物
类是一个模具 对象是使用模具制造的多个铸件(月饼模子 )
写代码 感受类和对象:
类:人类:
人类:先写这个 :
类:共同的东西: 一部分是名词 一部分是动词
人类的对象: 你,我,他
类:
/**
* 我创建了一个类,类的名字叫:Person
*/
public class Person {
//跟业务逻辑无关的代码不用体现在代码中
//名词 / 成员变量 / 属性
String name;//姓名
int age;//年龄
double height;//身高
//动词/成员方法/方法
//吃: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我可以吃饭");
}
//睡:
public String sleep(String address){
return "我在"+address+"睡觉!";
}
//自我介绍:
public String introduce(){
return "我的名字是:"+name+",我的年龄是:"+age+",我的身高是:"+height ;
}
}
对象
:
int[] arr = new int[5];
右侧开辟空间,里面全部都是同一种数据类型,每个数据类型都是int–>int[]
int p =new Person();
右侧开辟空间,里面都是不同的数据类型,所以你用单一的类型接收就不可以 --《必须得用复杂的数据类型接收 --》Person类
Person p = new Person (); —>Person 复杂的数据类型 —》引用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单一的数据类型
引用数据类型----》复杂的数据类型 :Person (int,String,double) int[] (int,int,int,int)
对象初始化默认的值:
基本数据类型:
byte 0
short 0
int 0
long 0
float 0.0f
double 0.0
char \u0000
boolean false
引用数据类型:null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一个Person类的具体的对象:
//利用new关键字在创建对象,一旦创建对象,就会在堆中开辟空间
// new int[4]; //定义一个数组
Person p = new Person();
//对象的属性进行赋值:
p.name = "lili";
p.age = 19;
p.height = 180.5;
//访问属性:
System.out.println(p.age);
System.out.println(p.height);
System.out.println(p.name);
//调用方法:
p.eat();
String str = p.sleep("教室");
System.out.println(str);
System.out.println(p.introduce());;
//创建另一个对象:
Person p2 = new Person();
p2.height =190.4;
p2.age =21;
p2.name ="菲菲";
p2.eat();
}
}
**
总结
**
【1】执行过程:加载类 然后才去调用类中的构造器
【2】Test类和Person类的关系:
(1)如果main方法写在Test中的时候,本身Test类和Person是没有关系的,在执行main方法的时候,发现里面创建了Person对象,才去加载Person类!
(2)如果main方法写在Person类中的时候,在执行main方法的时候,Person类已经被加载完了 ,所以我们看不到Person的加载过程
【3】Person p = new Person()创建对象,在堆中开辟空间,然后将地址的值赋给=左侧 P
【4】创建对象后,对象的属性有默认的初始化的数值 。
【5】 类的不同的对象,属性都是各自赋值的,但是方法是共享的!
【6】类只会被加载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