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需求分析
竞争需求分析框架(NABCD)
- N(需求,need):需求改进;找到不消费的 用户开创需求
- A(做法,approach):独特的招数
- B(好处,benefit):结合成本来看
- C(竞争,Competitors)
- D(推广;数据,Delivery;Data)
电梯演讲
用户并不需要“产品”,用户需要解决痛点的方案
- 发布产品
我们的产品<名称>是为了解决<目标用户>的痛苦,他们需要<\N>,但是现有的产品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需求。我们有独特的方法<\A>,它能给用户带来好处<\B>,远远超过竞争对手<\C>。同时,我们有高效率的<\D>方法,能很快地让目标用户知道我们的产品,并进一步传播。 - 已经发布的产品
我们的<功能改进>是为了解决<目标用户>的痛苦,他们需要<\N>,但现有的方案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需求,我们有独特的方法<\A>,它能给用户带来好处<\B>,远远超过竞争对手<\C>,包括我们以前的版本。我们有数据<\D>(用户调研)支持我们的观点。我们相信它能够给我们带来<\D>的业绩改善(用户量,使用时间,评价,收入等等)。
功能定位与优先级
功能划分
杀手功能:做的比别的团队好一个数量级
外围功能
需求划分:
必须需求:必须满足的基本需求
辅助需求
不要把资源平摊到所有象限中,而是倾斜到可以产生差异化和独特用户价值的地方
方法
- 维持:以最低成本维持此功能
- 抵消:快速达到“足够好”,“和竞争对手差不多”
- 优化:花大力气做到并保持行业最好
- 差异化:产生同类产品比不了的功能或又是
- 不做:砍掉一个功能,我们并不一定要做所有的功能
思考:
- 考虑功能的分类会随着时间变化
- 只注重基本功能,产品最好也只是平均分
- 投资回报不是线性的,一方面不要投“看不见汇报”,另一方面,质量能够做到机智,会带来巨大影响
书中观点是邹欣《构建之法》第三版的提炼与总结(添加少许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