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网桥VLAN

本文详细介绍了ROS(RouterOS)中如何配置网桥VLAN,包括网桥VLAN过滤概念、中继/访问端口设置、VLAN过滤、管理访问权限以及VLAN隧道的设置和工作原理。通过设置PVID、入口过滤和CPU端口,实现了对VLAN流量的精细控制,确保设备的安全访问。同时,讨论了VLAN隧道的两种实现方式及其工作方式,以实现VLAN数据包在不同网络设备间的传输。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网桥VLAN表

网桥VLAN过滤概念:

Tagged/Untagged(标记/未标记):标记的端口是中继端口,而未标记的端口是访问端口

vlan-ids(VLANIDS):指定一个条目,允许特定端口使用某些VLAN,在出口端口检查VLAN ID,如果出口端口不存在VLAN ID,则发送的数据包将被丢弃

PVID:端口VLAN ID用于访问端口,以使用特定VLAN ID标记所有入口流量。 对于使用的每个PVID,在桥VLAN表中添加一个动态条目,该端口将自动添加为未标记的端口。

Ingress filtering(入口过滤):默认情况下,在网桥VLAN表中不存在的VLAN在发送出去(出口)之前被丢弃,但是此属性允许您在接收到数据包时将其丢弃(进入)

Management access(管理权限):限制允许哪些数据包访问配置了网桥的设备,使用非常特定的VLAN ID来允许访问设备

CPU port(CPU端口):创建管理访问权限,或其他功能(在VLAN中路由,标记数据包和应用对列)

frame-type:可以过滤掉具有VLAN标签的数据包

EtherType(以太网类型):用于VLAN过滤和VLAN标记/取消标记

VLAN Tunnelling(VLAN隧道):如果数据包的EtherType与为网桥配置的EtherType不匹配,则将入口数据包视为未标记的数据包,此行为使将VLAN封装到另一个不同的VLAN中成为可能。 这也使转移特定流量通过网络中不同设备的可能性成为可能。

Trunk/Access port setup(中继/访问端口设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ros路由器创建网桥

/interface bridge
add name=bridge1

2.添加网桥端口并为每个访问端口指定PVID

/interface bridge port
add bridge=bridge1 interface=ether1
add bridge=bridge1 interface=ether2 pvid=2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