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抱怨AI知识库精确度不够、答非所问。我有时候想想,会觉得其实AI也挺冤的,因为很有可能不是它能力不行,而是你一开始给的文档就有问题,导致它提取文本有错误、不完整,那后边一连串的检索、生成怎么可能好呢?
比如最常见的PDF格式,我们阅读起来是没啥难度,但大模型要提取文本就遭罪了。
第一,PDF的结构很复杂,有文本、有图像、有表格,还有字体和布局信息。大模型很难理清楚这些结构,自然也就不好从中提取出文本来。
第二,不同PDF可能使用不同的字符编码,这会导致文本解析错误。
第三,即使成功提取出文本,也可能丢失段落、标题这些很重要的信息,造成对内容的理解出现差错。
所以,要提升AI知识库的效果,先把PDF转换成方便大模型提取文本的格式。本期视频我介绍两个工具。一个是Mathpix,现成的产品,我在newtype社群里推荐过。另一个是Marker,更早之前我也在社群内推荐过。正好有小伙伴问具体怎么部署,我一会儿就具体讲讲。
先来看Mathpix。
这款产品桌面端和移动端都有。我用的是网页版。它支持上传PDF和图片。PDF的话,一般是论文;图片的话,一般是手写的笔记或者老师的板书。导入资料后,它会进行识别,然后要么存在软件里作为一条笔记、多端同步,要么导出成Markdown、Word等格式。
作为测试,我这边上传一篇大概8页的论文,它里边包含了PDF最常见的复杂格式。大概几秒钟,Mathpix就处理完成了。然后选择导出Markdown,就能得到一个md格式的文件。
把它放到Obsidian里,可以看到,转换效果挺不错的:原本分成左右两栏的内容,它都给归到一栏里;小标题、分段、表格什么的都在。
我之所以选择Obsidian是因为,它的笔记本来就是md格式,并且Copilot这款AI插件有RAG功能。现在有了PDF转Markdown的工具,以后我对论文的阅读、消化还有记笔记就可以在一个软件里搞定了。
如果你是STEM学生或者科研工作者,肯定会爱死Mathpix——一键OCR就可以输出LaTeX公式太方便了。如果你有大量PDF文档想喂给大模型作为参考资料,也可以考虑订阅,一个月不到5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