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灵活配置DataSources
1.1使用属性文件配置数据源
使用Spring提供的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类可以加载属性文件。在Spring配置文件中可以采用${…}的方式引用属性文件中的键值对。读取属性文件配置DataSource的方法如图下。
注意:
经常有开发者在${…}的前后不小心输入一些空格,这些空格字符将和变量合并后作为属性的值,最终将引发异常,因此需要特别小心。
1.2使用JNDI数据源
如果应用部署在高性能的应用服务器(如Tomcat、WebLogic等)上,我们可以更希望使用应用服务器本身提供的数据源。应用服务器的数据源使用JNDI方式供使用者调用,Spring为此专门提供引用JNDI资源的JndiObjectFactoryBean类
使用JNDI的方式配置数据源,前提是必须在应用服务器上配置好数据源。我们以Tomcat为例,配置数据源需要把数据库驱动文件放到Tomcat的lib目录下,并修改Tomcat的conf目录下的context.xml文件,配置数据源代码如图示
标签的name属性指定了数据源的名称,要与Spring配置文件中jndiName值java:comp/env/后的名称保持一致。Spring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注意:
需在Web环境下测试使用JNDI获得数据源对象。可将测试代码编写在Servlet中,通过浏览器访问Servlet进行测试。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发现,通过JNDI获得数据源代码很简洁,这充分体现了Spring追求实用、简洁的目标。
2.Spring中Bean的作用域问题
2.1理解Bean的作用域
在Spring中定义Bean,除了可以创建Bean实例并对Bean的属性进行注入外,还可以为所定义的Bean指定一个作用域。这个作用域的取值决定了Spring创建该组件实例的策略,进而影响程序的运行效率和数据安全。在Spring2.0及之后的版本中,Bean的作用域被划分为5种。
Singleton是默认采用的作用域,即默认情况下Spring为每个Bean仅创建一个实例。对于不存在线程安全问题的组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创建对象的开销,提高运行效率。而对于存在线程安全问题的组件,则不能使用singleton模式,可以使用prototype作用域,通过scope属性,关键代码如下
2.2使用注解指定Bean的作用域
对于使用注解声明的Bean组件,如需修改其作用域,可以使用@Scope注解实现。关键代码如下
3.Spring的自动装配
之前介绍通过@Autowired或@Resource注解实现依赖注入时,曾经提到Spring的自动装配功能。在没有显示指定所依赖的Bean组件id的情况下,通过自动装配,可以将与属性类型相符的(对于@Resource注解而言还会尝试id和属性名相符的)Bean自动注入给属性,从而简化给配置。
不仅通过注解实现依赖注入时可以使用自动装配,基于XML的配置中也同样可以使用自动装配简化配置。
采用传统的XML方式配置Bean组件的代码如下
在这里我们通过标签为Bean的属性注入所需的值,当需要维护的Bean组件及需要注入的属性增多时,势必会增加配置的工作量。
使用自动装配修改配置代码,如下
以上示例通过设置元素的autowire属性指定自动装配,代替了通过标签显示指定Bean的依赖关系。这就是Spring自动装配的神奇之处,由BeanFactory检查XML配置文件的内容,为Bean自动注入依赖关系,大大简化了维护Bean注入的配置
autowire属性值及其说明
4.拆分Spring配置文件
4.1拆分策略
对于使用XML方式进行配置的Spring项目,项目规模较大,配置文件可读性、可维护性差,庞大的Spring配置文件难以阅读。此外,在进行团队开发时,多人修改同一配置文件容易发生冲突,降低开发效率。鉴于以上原因,对于使用XML方式进行配置的Spring项目,建议将一个大的配置文件分解成多个小的配置文件,每个配置文件仅仅配置功能近似的Bean
那么采用什么策略拆分Spring配置文件呢?
1.如果一个开发人员负责一个模块,我们采用公用配置(包含数据源、事务等)+每个系统模块一个单独配置文件(包含Dao、Service及Web控制器)的形式。
2. 如果开发是按照分层进行分工,我们采用公用配置(包含数据源、事务等)+DAO Bean配置+业务逻辑Bean配置+Web控制器配置的形式
两种拆分策略各有特色,适用于不同场合。
拆分Spring配置文件,不仅可以分散配置文件,降低修改配置文件的难度和冲突的风险,而且更符合”分而治之”的软件工程原理。
4.2拆分方法
如果将配置文件拆分为多个,Spring如何找到拆分后的多个配置文件呢?
根据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类的构造方法的几种重载形式:
1.public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String configLocation );
2.Public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String… configLo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