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汽车到国企改革:砸钱还是自己干?

本文探讨了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互联网汽车领域的合作演变,从初期的颠覆性创新模式转变为产业链和生态圈的建设。同时,分析了国内国有企业改革计划,将重点放在资本运营公司组建上,旨在提高国有企业效率和竞争力。文章深入解析了合作联盟的目标调整及背后的原因。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从互联网汽车到国企改革:砸钱还是自己干?文 | 宁宇


  去年7月23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上海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当时的说法是:双方拟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


  本周四,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宣布,将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共同打造“跑在互联网上的汽车”。


  有评论说“互联网汽车基金”是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地;可仔细看一下这两次发布的内容,就会发现,这两大巨头的合作似乎有从“自己干”向“砸钱”的方向发展。


  去年的调子是以颠覆式创新模式“造车”,因为那时候有一个很好的对标对象——特斯拉。而今年两家建立“互联网汽车基金”,将互联网汽车的目标调整为产业链、生态圈的建设,开展渐进式创新。


  特斯拉的创新是完全打破了汽车的基础设计模式——在体内没有发动机、也没有传统的传动系统的情况下,能够让一个用电来提供能量的家伙实现了汽车的功能,这是典型的颠覆性创新。


  如果上汽与阿里巴巴的联盟坚持造车计划,那么是照着特斯拉的摸样做中国版的电动汽车,还是秉承特斯拉的创新理念,重新设计一部新的电动汽车呢?


  无论是销量还是配套的生态圈,一年过去了,明星产品特斯拉还是不温不火,这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说不尽如人意都是客气了,更多的评论是用“兵败”才是形容特斯拉在国内的境遇。总结下来,问题并不全在汽车本身,服务和配套设施都有问题,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似乎离我们还比较远,这也就意味着做类似于特斯拉的产品具有比较大的风险。


  投十个亿的研发基金造电动车么?不可能。首先要想重新定义电动汽车,这种规模的投入是不够的;况且如果双方的合作目的还是造车,直接上马项目即可,何必再费事成立这样一个基金?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上汽与阿里巴巴的合作联盟已经不琢磨怎么制造互联网汽车,而只是通过传统汽车的“触网”来推进产品的更新。


  砸钱做研发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将资金投入研发,开展自主创新;其二是把资金投出去,为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资源。


  大多数成功企业会选择前者,不仅因为有钱、任性,更因为大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客户规模,可以做小企业做不了的事。然而企业规模大,组织成本高,研发效率低,超大规模的企业开展研发创新,经常遇到周期长、效果不佳等问题。


  对于上汽和阿里巴巴的合作联盟来说,打造与互联网汽车相关的配件、设施、服务,以目前国内的研发组织和专业水平来看,这个目标更加务实,是企业更加理性的选择;但同时,也意味着放弃了造一部整车的理想。


  而上周还有一则新闻,彭博新闻社援引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称,中国正在制定改革计划,将在国家资本监管机构与经营性国有企业之间,系统性地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专门从事国有资本的运营管理,并称,改革目的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如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会去设计、组织和实施资本运作的,超大规模的国企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运营就行,倒也省心。


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