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宁宇
IT领域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甲方的技术骨干,除了繁重的管理任务之外,无法摆脱技术把关和组织协调工作。
而乙方的专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残酷的考核管理之下,不停地打单、实施、再打单、再实施。
问一下自己:我们还有时间思考吗?
生物学家发现:在成群的蚂蚁中,大部分蚂蚁很勤劳,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则东张西望看似不干活。当食物来源断绝或蚁窝被破坏的时候,那些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着伙伴向他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源或新的合适居所转移。
“懒蚂蚁”也是蚂蚁,拥有和其他蚂蚁一样干活的能力;但“懒蚂蚁”对组织的薄弱环节和生存的危机更有洞察力。他们能不断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避免蚁群把所有资源全部投入到无休止的劳作中,从而确保整个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和空间、在困难时刻依然能够存活。
在一个分工协作的组织内部,大量勤者的存在是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还需要有“懒”于具体事务却勤于思考创新的决策、组织、计划、协调、指挥者。没有这样的“懒”者,勤者遇到危机时,就可能无所适从、乱了头绪,多做无谓劳作,从组织层面看,往往事倍功半。
“懒蚂蚁”不是偷懒的蚂蚁,他们是形散神不散,身懒心不懒。企业内部的懒蚂蚁,不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的秀才,而是要用积极的心态,主动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干家,是拥有高度的对企业的忠诚度、对组织的责任心、对团队的荣誉感的人。
有的时候,企业的外部资源和智囊,尤其是一些与企业长期合作的顾问与专家,他们对行业的感情和对所服务企业的忠诚度不亚于企业自己的员工;而他们身后的平台、资源,以及自身的专业能力,也能让自己成为“懒蚂蚁”的角色。
IT组织尤其需要“懒蚂蚁”。
因为搞IT的都很累,一天到晚忙碌加班,所以更需要有人能静下心来思考,观察业务环境和IT内部的情况,看到信息化及其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做IT的懒蚂蚁在实现需求的同时可以有相对独立的思考,从固化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
而企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活体,不是僵化的机器。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业务的运转、流程的承载以及管理的执行,都是通过IT系统实现的。因此,IT的懒蚂蚁很容易成长为企业里的战略思考者,也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条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必须获得作者授权,并注明作者,对于侵权行为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