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一章:绪论
四个基本概念
四个概念
数据:Data
数据库:DataBase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系统:DBS
打个比喻,比如说菜鸟物流:
Data:快递
DB:物流厂库
DBMS:对应整个仓库的运作情况
DBS:对应整个物流体系 宏
数据库关系系统的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3、数据操纵功能
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数据库
2、数据库管理系统
3、应用程序
4、数据库管理员
数据库系统是用来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数据
Data
数据库
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S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数据库
2、数据库管理系统
3、应用程序
4、数据库管理员
数据库系统是用来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发展阶段
人工
没有共享,冗余大
数据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管理者:文件系统
数据共享差、冗余度大
数据独立性差
存在操作系统中的,
数据库阶段
数据库阶段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
3、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独立性包括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
DBMS的功能
(1)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2)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3)并发控制
(4)数据库恢复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模型和逻辑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
1、层次模型
2、网状模型
3、关系模型
4、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5、对象关系模型
6、半结构化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1、数据结构
2、数据操作
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概念模型
参考第七章
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
- 1、实体
- 2、属性
- 3、码
- 4、实体型
- 5、实体集
- 6、联系
实体: 是指具体的人或者事物。比如一个职工、学生、部门
属性: 比如姓名、年龄
码
ER图
逻辑和物理模型
层次模型
跟树形结构类似,有双亲,根节点,兄弟节点
层次模型的优点:
1、数据结构比较清晰
2、查询效率高
层次
网状模型
类似于图的结构
优点:
1、更直接地表示现实世界
2、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高
分支主题
重点:关系模型
在第二章详细讲解
术语
1、关系
一个关系通常来说是一张表
2、元组
表中的一行
3、属性
一列是一个属性
4、码
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比如学号 能确定学生
学号和课程 可以确定成绩
5、域
是属性的取值范围
比如说考驾照的年龄设置为18-60
6、分量
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7、关系模式
是对关系的描述,比如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
关系模型的最基本要求:表中无表 P26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
1、实体完整性
主码唯一且非空
2、参照完整性
外码要么为空,要么在另一个表中的主码
3、用户定义完整性
自定定义的,比如年龄在12-30岁之间
学号 | 姓名 | 所属班级号 |
---|---|---|
1 | 张三 | 2 |
2 | 李四 | |
3 | 王五 | 1 |
班级号 | 班级名 |
---|---|
1 | 计算机班 |
2 | 网络工程班 |
分支主题
面向对象
对象关系数据模型
三级模式两级映像
外模式:
也称子模式或者用户模式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模式:
也称逻辑模型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内模式:
也称为存储模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数据独立性:
包括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
两个独立性
逻辑独立性
当模式结构改变的时候,只要修改外模式/模式映像即可保持逻辑独立性
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
当内模式结构改变的时候,只需要修改模式/内模式映像就可以保持物理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
分支主题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硬件平台及数据库
2、软件
3、人员
人员包括
1、数据库管理员
2、系统分析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