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目录管理
- 1. 系统结构目录
- 2. 文件类型
- 3. 相对和绝对路径
- 4. tree命令
- 5. ls命令
- 6. cd命令
- 7. alias命令
- 8. unalias命令
- 9. which命令
- 10. whoami命令
- 11. whereis命令
- 12. pwd命令
- 13. touch命令
- 14. mkdir命令
- 15. rmdir命令
- 16. rm命令
- 17. 环境变量PATH
- 18. cp命令
- 19. mv命令
- 20. cat命令
- 21. tac命令
- 22. more命令
- 23. less命令
- 24. head命令
- 25. tail命令
- 26. history命令
- 27. locate命令
- 28. chmod命令
- 29. chown命令
- 30. chgrp命令
1. 系统结构目录
目录 | 含义 |
---|---|
/root | root用户的家目录 |
/home | 是用户的家目录,存储用户相关文件 |
/boot | 系统启动相关文件所在目录 |
/etc | 是系统的配置文件所在的目录 |
/bin | 普通用户使用的命令都在/bin下,“软连接”/usr/bin;存储用户的命令 |
/sbin | 目录下面的命令都是root超级用户的命令,“软连接”/usr/sbin:存储root用户的命令 |
/lib | “软连接”/usr/lib:库文件 |
/lib64 | “软连接”/usr/lib64:库文件 |
/usr | 目录是存放系统用户的文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目录 |
/dev | 设备相关文件所在目录。(光盘、鼠标、键盘) |
/mnt | 是临时挂载目录,默认也是为空的。可以临时把光驱或硬盘挂载到mnt目录下 |
/proc | 是系统启动的一些进程,这些进程会有个pid |
/run | 是存储是一些进程产生的临时文件,这些临时文件重启或关机就会消失 |
/srv | 是空目录,是service(服务)的缩写,会存储服务产生的文件 |
/tmp | 是系统的临时目录,任何用户都可以读写 |
/var | 目录是存放日志,存放进程的 |
/media | 是媒介目录,默认是为空的,如果插个u盘就会自动放到media下 |
/opt | 是空目录,有些文档会安装在opt下面 |
/sys | 会存放系统内核相关的文件 |
2. 文件类型
- 文件信息分为:文件类型、权限、链接数、所属用户、所属用户组、文件大小、最后修改时间、文件名,具体的可以见下图
-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 含义 |
---|---|
d | 目录文件 |
- | 普通文件 (包括文本文档、二进制文件) |
l | 链接(类似Windows的快捷方式) |
b | 块设备文件(例如光驱、光盘、磁盘等) |
p | 管道文件 |
c | 字符设备文件(例如猫等串口设备、鼠标、键盘、tty) |
s | 套接口文件/数据接口文件(例如启动一个MySql服务器时会产生一个mysql.sock文件) |
- 文件权限
权限 | 对应数字 | 含义 |
---|---|---|
r | 4 | 可读 |
w | 2 | 可写 |
x | 1 | 可执行 |
- 最后说一下linux下文件的一些文件颜色的含义
绿色---->代表可执行文件(绿色代表通行证的意思)
红色---->代表压缩文件
深蓝色---->代表目录
浅蓝色----->代表链接文件
灰色---->代表其它的一些文件
3. 相对和绝对路径
绝对路径以 / 开头
相对路径不以 / 开头
- 绝对路径
[root@sc01 ~]# ls /root/
1.txt~ logs temporary
- 相对路径
[root@sc01 ~]# ls logs/
zrlog zrlog.2019-07-03.log
4. tree命令
tree含义:以树形结构显示目录下的内筒。
[root@sc01 ~]# yum install -y tree
5. ls命令
ls含义:全拼list,功能是列出目录的内容及其内容属性信息。
ls [参数] [目录名] (如过要显示当前目录的文件可不加目录名)
参数 | 参数含义 |
---|---|
-a | 全部的文件,连同隐藏文件( 开头为 . 的文件) 一起列出来(常用) |
-A | 全部的文件,连同隐藏文件,但不包括 . 与 … 这两个目录 |
-d | 仅列出目录本身,而不是列出目录内的文件数据(常用) |
-f | 直接列出结果,而不进行排序 (ls 默认会以文件名排序!) |
-F | 根据文件、目录等信息,给予附加数据结构,例如: *:代表可可执行文件; /:代表目录; =:代表 socket 文件; |
-h | 将文件大小以人类较易读的方式(例如 GB, KB 等等)列出来; |
-i | 列出 inode 号码,inode 的意义下一章将会介绍; |
-l | 长数据串行出,包含文件的属性与权限等等数据;(常用) |
-n | 列出 UID 与 GID 而非使用者与群组的名称 (UID与GID会在帐号管理提到!) |
-r | 将排序结果反向输出,例如:原本文件名由小到大,反向则为由大到小; |
-R | 连同子目录内容一起列出来,等于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会显示出来; |
-S | 以文件大小大小排序,而不是用文件名排序; |
-t | 依时间排序,而不是用文件名。 |
–color=never | 不要依据文件特性给予颜色显示; --color=always :显示颜色 --color=auto :让系统自行依据设置来判断是否给予颜色 |
–full-time | 以完整时间模式 (包含年、月、日、时、分) 输出 --time={atime,ctime} :输出 access 时间或改变权限属性时间 (ctime) 而非内容变更时间 (modification time) |
ls示例
- ls -l 可以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属性
[root@sc01 ~]# ls -l
total 8
drwxr-x--- 2 root root 4096 Jul 5 16:26 logs
drwxrwxrwt 3 root root 4096 Jun 30 18:48 temporary
- ls -i 可以显示inode
[root@sc01 ~]# ls -i
524367 logs 524312 temporary
- ls -lh 较为人性化的显示文件的单位详细信息
[root@sc01 ~]# ls -lh
total 8.0K
drwxr-x--- 2 root root 4.0K Jul 5 16:26 logs
drwxrwxrwt 3 root root 4.0K Jun 30 18:48 temporary
- ls -la 可以列出所有文件和目录,-a的含义是包括所有隐藏文件(前面带点的就是隐藏文件)
[root@sc01 ~]# ls -la
total 88
dr-xr-x---. 8 root root 4096 Jul 11 15:06 .
dr-xr-xr-x. 19 root root 4096 Jun 25 23:40 ..
-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