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
它的主要目的是将抽象化与实现化分离,使得二者可以独立变化,就像一个桥,将两个变化维度连接起来。各个维度都可以独立的变化。故称之为: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一个桥接接口,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解耦。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当系统中的某个维度(抽象或实现)需要变更时,不会影响到另一个维度。具体来说,桥接模式涉及以下几个关键角色:
-
抽象化角色(Abstraction):它是抽象类的接口,定义了一个实现化的引用和对实现化的操作。
-
修正抽象化角色(Refined Abstraction):它是扩展了抽象化角色的子类,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业务逻辑通常在这个角色中实现。
-
实现化角色(Implementor):这个角色定义了一个接口,由具体实现化角色来实现。
-
具体实现化角色(Concrete Implementor):这个角色实现了实现化接口的具体类。
二、项目管理系统中使用桥接模式
需求:项目管理系统,包含多种任务(编码任务,测试任务)和多种任务执行(本地执行,远程执行)方式 。还有开发和测试角色。我们可以使用桥接模式来分离任务和任务执行方式的实现,以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
- 定义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任务接口
public interface Task {
void performTask();
}
- 具体的任务实现类
// 编码任务
public class CodingTask implements Task {
@Override
public void performTask() {
System.out.println("Performing coding task");
}
}
// 测试任务
public class TestingTask implements Task {
@Override
public void performTask() {
System.out.println("Performing testing task");
}
}
- 任务执行方式接口
public interface TaskExecution {
void executeTask();
}
- 具体的任务执行方式实现类
// 本地执行任务
public class LocalTaskExecution implements TaskExecut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Task() {
System.out.println("Executing task locally");
}
}
// 远程执行任务
public class RemoteTaskExecution implements TaskExecut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Task() {
System.out.println("Executing task remotely");
}
- 项目管理系统角色抽象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ProjectRole {
protected Task task;
protected TaskExecution taskExecution;
public void setTask(Task task) {
this.task = task;
}
public void setTaskExec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