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用C语言实现FTP项目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一个简单的FTP项目,包括文件上传、下载、切换目录、查看文件、日志记录、用户登录等功能。项目涉及TCP/IP协议、文件操作、MD5校验及链表结构。通过该项目,可以提升Linux网络编程和调试技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是 TCP/IP 协议组中的协议之一。FTP协议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其一为FTP服务器,其二为FTP客户端。其中FTP服务器用来存储文件,用户可以使用FTP客户端通过FTP协议访问位于FTP服务器上的资源。在开发网站的时候,通常利用FTP协议把网页或程序传到Web服务器上。此外,由于FTP传输效率非常高,在网络上传输大的文件时,一般也采用该协议。

用C语言实现一个简单的FTP项目

本次FTP项目可以实现几个功能:

  • 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可以实现上传文件和下载文件
  • 文件日志的写入
  • 可以切换文件目录
  • 可以查看文件所含有的文件
  • 可以使用md5对上传的文件和下载的文件进行校验
  • 可以查看过去的输入的命令
  • 实现用户登入
  • 退出

日志

日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是为了方便我们我们在运行程序时将一些所得到的的参数返回值数据写入我们的日志文件,当程序出错时,我么通过日志来更快速的找到出错的地方。
首先创建log.h和log.c文件存放实现日志功能的打开、写入、关闭函数

//log.h
#ifndef _LOG_H
#define _LOG_H

void log_creat(char *filename);
void log_destory();
void log_write(const char *format,...);
#endif

//log.c
#include <stdarg.h>
#include <time.h>
#include <string.h>
FILE *fp = NULL;

void log_creat(char *filename) {  //打开日志文件
    fp = fopen(filename, "a+"); //filename:文件名  “a+”:在文件尾追加文件内容
    if (NULL == fp) {
        perror("open my data failed");
    }
    fseek(fp, 0, SEEK_END);
}

void log_destroy() {  //关闭日志文件

    fclose(fp);
    fp = NULL;
}
void log_write(const char *format, ...) {  //写入日志内容
    va_list asg;
    va_start(asg, format);
    vfprintf(fp, format, asg);
    va_end(asg);
    fflush(fp);

}
void log_time() {  //获取系统的时间并写入日志便于记录
    time_t t;
    struct tm *t1;
    char buf[128];
    time(&t);
    t1 = localtime(&t);
    sprintf(buf, "--- %d-%d-%d %d:%d:%d----\n", t1->tm_year + 1900,
            t1->tm_mon + 1, t1->tm_mday, t1->tm_hour, t1->tm_min, t1->tm_sec);
    fwrite(buf, sizeof(char), strlen(buf), fp);
}

创建一个结构体,存放文件的内容、md5校验码等

#ifndef _MSG_H
#define _MSG_H
#define SERVERPORT 8080//端口号
//typedef enum FTP_CMD FTP_CMD
enum FTP_CMD{   //用枚举类型来存放相关功能的序号
    FTP_CMD_LS=0,
    FTP_CMD_GET=1,
    FTP_CMD_PUT=2,
    FTP_CMD_QUIT=3,
    FTP_CMD_CD=4,
    FTP_CMD_HISTORY=5,
    FTP_CMD_CHECK=6,
    FTP_CMD_ERROR,
};
struct Msg{  //有关于存放文件的结构体
   enum FTP_CMD cmd; //功能标识符
    char args[32];//命令

    char md5[32];//md5校验码

    long data_length;//文件长度
    char data[5000];//文件内容


};
struct User  //用户
{
   enum FTP_CMD cmd;
   char username[32]; //用户名
   char password[10]; //密码
    
};
#endif

服务器的实现

在编写服务器的代码之前先回忆一下服务器与客户端建立连接的相关步骤:

  1. 建立套接字
  2. 为套接字添加信息(IP和端口号)
  3. 监听网络连接
  4. 接收网络连接
  5. 接收和发送
  6. 断开连接
//ftps.c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_fd;
    int c_fd;
    int n_bind;
    int n_listen;
    int ret;
    char buf[128] = {0};
    log_creat("server.txt"); //创建服务器的日志文件
    log_time();//将系统时间写入日志总
    // creat socket
    struct sockaddr_in s_addr;
    struct sockaddr_in c_addr;
    struct Msg *msg_recv = (struct Msg *)malloc(sizeof(struct Msg));//接收客户端发送来的内容
    struct Msg *msg_send = (struct Msg *)malloc(sizeof(struct Msg));//发送给客户端的内容
    memset(&s_addr, 0,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清空服务器的地址
    memset(&c_addr, 0,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清空客户端的地址

    s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创建套接字
    if (-1 != s_fd) {

        log_write("creat socket successfully,s_fd=%d\n", s_fd);//将套接字的返回参数写入日志文件
    } else {

        log_write("creat socket failed,s_fd=%d\n", s_fd);
        exit(-1);
    }
    s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添加IPV4协议
    s_addr.sin_port = htons(SERVERPORT); //添加端口号,端口号为固定值
    s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t添加客户端地址,使用INADDR_ANY表示为任何客户端都可以连接这个服务端
    
    // 添加Ip和端口号
    n_bind = bind(s_fd, (struct sockaddr *)&s_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if (-1 != n_bind) {

        log_write("bind successfully,n_bind=%d\n", n_bind);//将返回参数写入日志文件
    } else {

        log_write("bind failed,n_bind=%d\n", n_bind);
        exit(-1);
    }
    // 服务器监听
    n_listen = listen(s_fd, 10);
    if (-1 != n_l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