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控制台接收输入:
1.导入Scanner类文件:文件顶部通过import关键字导入:
2.创建Scanner对象:在需要使用输入的地方创建Scanner对象
3.调用Scanner对象的方法:在需要获取用户输入的地方通过Scanner的对应方法获取输入对应的数据类型数据
input.next();:获取输入的字符串数据,该代码返回的数据类型为String
input.nextInt();:获取输入的整型数据,该代码返回的数据类型为int
input.nextDouble();:获取输入的小数数据,该代码返回的数据类型为double
提示:一般在使用方法获取输入时都会定义对应类型变量存储
如:int num = input.nextInt();//变量存储的就是输入的整数
总结:在一个类文件中Scanner只需要导入一次,在一个大括号范围内Scanner对象只需要创建一次,方法可以反复调用获取输入数据
在存在用户输入的地方,计算机会等待用户在控制台输入,当用户在控制台输入数据后,必须敲下回车键,计算机才能将用户输入的数据获取并返回
提示:判断字符串相等不能使用==,而是使用:字符串1.equals(字符串2)
补充:在使用+运算符时,如果参与运算的数据都是数值类型,那么是就和运算,如果参与运算中存在String类型,那么从左往右,当遇到和String类型值进行+时,是拼接而不是求和
10+”abc”:结果是”10abc”
10+20+”abc:结果是”30abc”
“abc”+10+20:结果是”abc1020”
“abc”+(10+20):结果是”abc30”
流程结构-循环结构
循环:重复做一件事(重复执行一块代码)
完整循环:开始条件,结束条件,循环操作,步进(改变开始条件的操作)
While(循环结束的条件){
循环执行的代码
}
执行流程:首先判断循环结束条件是否为true,如果为true就执行大括号中的代码,执行完返回再次判断循环结束条件是否为true,如果还为true就继续执行大括号中
的代码,重复前面过程,直到返回判断条件时,循环条件为false,循环结束,跳出整个结构
补充:变量在使用前,必须赋初始值,建议在定义变量时,尽量给变量赋初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