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天,许多负责信创或国产化项目的同行找到我,向我咨询的问题中,有许多是类似的问题。今天,我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主要对不同种类的信创证书的使用情况和含金量进行深度解析。
首先,我想先表述一下这类问题,以期望大家了解我要分享的内容是否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问题一:招标文件中,要求“产品要支持国产化部署”,需要提供第三方出具的证明材料,应该提供什么材料?
问题二:验收文件中,要求“进行信创符合性检测”,这些检测包括什么内容,需要提供什么证明材料?
问题三:适配认证证书、兼容性互认证书(证明)、信创软件产品证书、信创产品评估证书这几种证书的区别和含金量如何?
下面,我就给大家从头到位的分析一遍。
PART.01
对于问题一的解答
首先,对于问题一:招标文件中要求“产品要支持国产化部署”,需要提供第三方出具的证明材料,应该提供什么材料?
支持国产化部署,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提供的产品(主要是软件),是至少应该可以部署到国产化CPU的服务器中,使用的操作系统也必须是国产化操作系统,这两点是最基础的要求(国产CPU和国产OS),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或者是特殊行业或使用场景的产品,还应该支持国产化数据库、国产化中间件、甚至是国产化浏版式软件的部署。这里面提供的材料,最基础的就可以直接提供第三方测评单位出具的“信创产品测试报告”就可以了,但是切记,这个报告一定要盖有CNAS或CMA认可标识的章,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