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在学习 MySQL,之前用的可视化工具是 SQLyog,体验还不错,但是许多功能需要购买专业版才能使用。所以我就盯上了最近网上挺多人推荐的 DBeaver。但是(对中文用户而言)目前 DBeaver 并不能做到「开箱即用」,一开始用需要做一些设置。网上教程挺少的,发这篇文章希望能让别人少踩点坑(没错,优快云 就是这么用的)。
步骤
1. 连接数据库
与 SQLyog 不同,DBeaver 需要配置每个脚本所连接的数据库,否则脚本无法执行。DBeaver 的项目结构如下:
(我猜)一般的做法是:每个项目都要设置至少一个连接(Connections),项目文件夹下新建一个 Scripts 文件夹,用来放脚本,右键脚本(可多选),选择 associate with data source,然后选择 Connections 中的其中一个数据源进行连接。连接之后脚本名左边会出现连接到的数据库服务的名称(如 <localhost> Script
)。
2. 编码调整:解决脚本中文乱码问题
点击项目窗口的设置按钮,选择「资源」,在「文本文件编码」栏中选择「其他」,然后选择自己的脚本文件的编码格式(建议为 UTF-8),如果不知道的话就多试试几种常用的编码格式。这样设置完之后应该就可以了。
如果还是不行,可能是因为改了文件默认的编码设置。解决方法:右键点击脚本文件,选择「属性」,在「文本文件编码」中选择「缺省」;或者点击脚本文件的编辑区以选中文件,然后在菜单栏选择「编辑」>「设置编码」>「缺省」。
这里的「容器」是什么概念我也没搞懂,可能是类似「窗口」的意思,因为 DBeaver 中主页面竟然就有三个设置按钮(如图),而每个设置按钮似乎都对应着按钮所在的窗口。三个设置是独立的,而且都能设置文本文件的编码格式……这种设计真的好吗 😦
3. 字体调整
Windows 10 下选择「使用系统字体」即可,个人觉得比默认的好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