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职业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所用文字之多、措施之具体、目标之明确、利害关系之重大、政策支持之坚定等均超过以往。为什么在国家宏观决策层面职业教育如此备受重视?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切实保障基本民生”的时代需要。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这就把民生、教育、就业三者紧密联系到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毕业的学生们能够顺利的找到一份工作,能够有一个更加出彩的人生。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时代诉求。我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基本国情必然使国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困难与矛盾。其中,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是制约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一大瓶颈。我国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
反观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有数据显示,在中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只有三分之一是技术工人,其中初级工占到60%;中级工为35%,高级工为5%。在德国,高级工占比35%—40%。有专家分析,近年来,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达到2以上的水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报告提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等一系列重要举措。这些举措既是职业教育千载难逢的大好发展机遇,也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