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编程基础
1.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
是一种编程思想,将程序视为一系列对象的集合,对象具有属性及方法并且能接受一组信息,程序是信息在对象中传递的过程。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是把计算机程序视为一组对象的集合,而每个对象都可以接受其他对象发来的消息,并处理这些消息,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就是一系列消息在各个对象之间传递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点:数据封装,继承,多态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是把计算机的程序视为一系列的命令集合,即一组函数的顺利执行
2.面向对象编程的实现
2.1 类:类是对象高度抽象的结果,是一类对象的概念性定义,定义了对象应该具备的属性及方法
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现信息封装的基础。类是一种用户定义的类型,也称类类型。每个类包含数据说明和一组操作数据或传递消息的函数。类的实例称之为对象。
2.2实例:实例指类实例化的结果,也称为对象。是我们在程序中所要使用的一个个具体的操作实体。
拥有明确的属性及方法
2.3 实例化:实例化是指在面向对象的编程中,类创建对象的过程。他的结果是产生一个具体的对象
2.4 私有属性:一般定义为仅能在内部使用的属性,在python中指以__开头命名的方法及属性。注意:python中的私有属性事实上可以在外部使用。
2.5 类属性:我们定义出来的属于类的属性。类属性一般在方法之外进行定义,该属性影响该类的所有实例对象。
2.6 实例属性:实例属性属于实例,仅影响当前实例(封装特性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在访问的时候遵循向下开放原则,修改遵循向上闭合原则即著名的开闭原则。
2.7 继承:类(class)可以通过继承获得父类的所有属性及方法。类的默认继承类为object,因此object是所有类的祖类。
2.8 重写:在子类中可以声明父类中的同名类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这种方法叫做类的重写。
3.类的定义语法格式
3.1 定义一个最简单的类
class A(objict):
pass
定义一个类的使用关键字 class
关于类名的规则一般使用大写字母开头,每一个有意义的单词首字母大写,一般以 s 结尾。
类名不得使用除下划线,字母,数字之外的其他符号。不得使用关键字。
类体:第一行代码一般为类的说明文档。
类名之后紧跟一个括号,在这个括号中一般用来写明当前类的父类()主要用于实现继承。
类名之后的括号可以省略,代表继承自object,注意object是python中所有类的族类。
关于PE8规范:函数与函数的定义之间间隔一个空行,类于类的定义之间间隔两个空行。
自定义类与python提供的类型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异。
实例化:其实就是类的调用。
类的实例的属性初始化:使用类中的魔术方法(专有方法)init
import time
class Students(object): #定义类
def init(self,name,s_no,birthday): #定义对象属性
self.name = name
self.s_no = s_no
#self.__birthday = birthday
def get_bir(self):
return self.__birthday
def set_bir(self):
self.__birthday = bir
def working(self,kemu): #定义对象方法
print("%s started %s work"%(self.name,kemu))
time.sleep(2)
print("%s end %s work"%(self.name,kemu))
class laoshi(object): #定义类
def init(self,name,xingbei,age): #定义对象属性
self.name = name
self.xingbei = xingbei
self.age = age
b = Students(“Tom”,8888,“1980-2-30”) #调用类中的对象
#print(b.get_bir())
#b.__birthday
#a = laoshi(“liulaoshi”,“nan”,18) #调用类中的对象
#print(b.name,b.s_no,b._Students__birthday)
#b.working(“English”) #调用类中对象的方法
#print(a.name,a.xingbei,a.age)
print(dir(b))
查看属性
说明python对于私有属性的实现是通过改名实现的(强烈不推荐直接访问私有属性)。
实例化调用过程中使用的实际参数实际上传输给了__init__方法,__init__方法在实例化过程中将被自动调用。
对于实例方法有且必须有一个参数代表当前自身。一般记为self。在实例方法调用时该参数不传。
在python中属性名以两个下划线开头的属性为私有属性
类属性一般在方法之外进行定义
类属性和实例之间的联系是,当实例没有属性时将去类的属性中去找
因为python是动态语言,所以我们可以动态给对象添加属性及方法。就像声明一个变量一样简单
因为在python的对象中对象的属性空间由一个__dict__进行管理
我们可在类中使用__slots__属性低该类所具有的属性进行显示的声明限制(一般为元组形式)
class 类名([父类1,…]):
‘’’
类说明文档
‘’’
[类属性1名 = 值]
[类属性2名 = 值
[def 方法1名(参数1[,......]):
方法代码段
[@装饰器]
def 方法2名(参数1[,......]):
方法代码段]
4.构造与析构
class MyClass(object):
def new(cls, *args, **kwargs):
print(‘new called’)
return object.new(cls) #默认的工厂方法
def __init__(self, name):
print('__init__ called')
self.name = name
特殊方法new()是一个元构造程序,每当一个对象必须被factory类实例化时都会调用它,且new方法的调用在init之前。
对于str方法及repe方法的重写
我们可以通过对类的专有方法进行重新实现
该方法一般提供给print或str函数使用(str),返回值为字符串
程序员调试观察法()
梳理总结
1.什么是面向对象:oop,编程思想(面向过程)实现的方式原理
2.类的基本实现 class
对象时属性初始化 init
对象的方法定义 self
类的属性定义 什么位置
类与实例的区别与联系
实例属性的私有化 __原理改名
实例属性的限制 slots
str__与__repr__与__len
构造:产生一个对象实例由__new__实现(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做显示的说明)
析构:对象呗销毁时执行的方法,由__del__实现(没有特殊要求,不做显示和说明)
当对象的引用计数为0时,由python的垃圾回收机制自动销毁
对象的生命周期:由new构造,由init初始化,由del销毁
3.实例化:对定义的类进行调用的过程,就是实例化,实例化的结果是一个实例对象
调用时的参数一般传递给了init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