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三大特征
封装(隐藏)
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只对外提供必要的方法。相当于将“细节封装起来”,只对外暴露“相关调用方法”。
通过前面学习的“私有属性、私有方法”的方式,实现“封装”。Python追求简洁的语法,没有严格的语法级别的“访问控制符”,更多的是依靠程序员自觉实现。
继承
继承可以让子类具有父类的特性,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
从设计上是一种增量进化,原有父类设计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新的功能,或者改进已有的算法。
子类扩展父类
实现类的扩展,实现代码的重用,不用再重新发明轮子(don’t reinventwheels)。
如果一个新类继承自一个设计好的类,就直接具备了已有类的特征,就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已有的类,我们称为“父类或者基类”,新的类,我们称为“子类或者派生类”
语法格式:
Python支持多重继承,一个子类可以继承多个父类。继承的语法格式如下:
class 子类类名(父类1[,父类2,...]):
类体
如果在类定义中没有指定父类,则默认父类是object
类。也就是
说, object
是所有类的父类,里面定义了一些所有类共有的默认实现,比如: __new__()
关于构造函数
1 子类不重写 __init__
,实例化子类时,会自动调用父类定义的 __init__
。
2 子类重写了__init__
时,实例化子类,就不会调用父类已经定义的 __init__
如果重写了__init__
时,要使用父类的构造方法,可以使用 super 关键字,也可以使用如下格式调用:父类名.__init__(self, 参数列表)
继承示例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print("Person的构造方法")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say_age(self):
print(self.name,"的年龄是:",self.age)
class Student(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core):
# 子类并不会自动调用父类的__init__(),我们必须显式的调用它。
Person.__init__(self, name, age)##调用父类对象
#super(Student,self).__init__(name,age) #与上同
print("Student的构造方法")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core = score
s1 = 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