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vlan和trunk

本文详细介绍了Cisco网络架构的三个层次: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并深入探讨了VLAN的分类、配置及trunk干道的设置方法。涵盖了VLAN的工作原理、静态与动态VLAN的区别,以及trunk干道的建立与配置技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BCMSN
组建Cisco多层交换网络

企业网三层架构
接入层(Access) 提供端口密度,用于用户接入

汇聚层(分不层):流量的聚合,策略的规划,实施QOS和安全策略,需要支持三层功能

核心层:提供数据的吧高速转发(NAT)

课堂上讲述的两个真机实验:

交换机登录密码破解:按住mode键加点出现switch:意味着进入到最小IOS
switch:flash_int 初始化flash
switch: rename flash:config.text flash:xxxxxx.text 修改配置文档的文件名
switch: reset 重启设备

Switch#rename flash:xxxxxx.text flash:config.text 还原文档名
Switch#copy flash:config.text system:running-config
sw1(config)#username ccnp privilege 15 secret cisco123

路由器登录密码破解:
r1#show version
Configuration register is 0x2102 配置寄存器值
若为0x2102标示设备启动时将加载配置;
若为0x2142标示设备启动时不加载配置;
进入最小IOS后;

26系列以下不含26:

O/R 0x2142
boot

26系列以上含26:f
rommon 1 > confreg 0x2142
rommon 2 > reset

Router#copy startup-config running-config

之后添加新的用户名和密码,再保存即可;
r1(config)#config-register 0x2102 还原寄存器值

2.VLAN
虚拟局域网:交换机和路由器或者多层交换机间协同工作,逻辑切分多个广播域

理一下vlan 的配置思路:
1.交换机上创建vlan
2.交换机上的不同接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中
3.启trunk 干道
4.单臂路由
(1)创建VLAN
1.VLAN的分类
VLAN分为两类
标准和扩展
0—4095 其中 1—4094可用;
1—1005 标准vlan 在任何条件下均可以使用的vlan
1006—4094扩展vlan 在VTP模式为透明时才可以创建
(2)基于工作环境
可以分为静态VLAN和动态VLAN
1.静态:将交换机的某个接口划分到
VLAN中,在一个时间点内均能转发唯一VLAN流量
2.动态:用户连接到交换机上后,交换机将该用户的信息设备发送到服务器处, 由服务器辨别该用户所在VLAN,告知交换机。
(3)End to end :处于同一个交换网络内的相同vlanID,通讯时仅基于二层;
Local vlan: 处于不同交换网络内的相同 vlan ID,通讯时需要基于三层进行;

配置:sw(config)#vlan 2
sw(config-vlan)#name classroom1
sw(config-vlan)#exit
sw(config)#vlan 3
sw(config)#vlan 10-100,109-200
sw(config)#no vlan 10-100,109-200

将交换机的不同接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中
sw(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Sw(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同时对多个接口进行相同的部署
sw(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3 -4 , fastEthernet 0/9-10
sw(config-if-range)#
三.trunk干道
1、trunk建立
1)手动建立
二层交换机仅支持802.1q,故可以直接配置为trunk干道
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由于多层交换机支持多种封装方式,故在配置为trunk干道前需要先修改封装类型
core(config)#interface f0/20
core(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
dot1q Interface uses only 802.1q trunking encapsulation when trunking
isl Interface uses only ISL trunking encapsulation when trunking
negotiate Device will negotiate trunking encapsulation with peer on interface
core(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core(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2)自动形成
auto Set trunking mode dnamic negotiation parameter to AUTO
desirable Set trunking mode dynamic negotiation parameter to DESIRABLE
auto 被动----默认45以上系列交换机
desirable 主动–默认45以下不含45
手动==主动中存在
2.在802.1q中存在 本征VLAN
默认为VLAN1 
独一无二
在trunk干道上默认对native VLAN
的流量不标记
一般用于大流量的VLAN的需求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2 修改默认nativeVLAN,链路两端必须一致;

默认native对流量不进行标记,但也可以对其进行标记
core#show vlan dot1q tag native
dot1q native vlan tagging is disabled

core(config)#vlan dot1q tag native 修改为标记
3.附属VLAN
在IP phone 下,
常常需要电话和电脑不同VLAN。电话一般为native VLAN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PC所在VLAN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voice vlan 1 附属VLAN,ip phone

Switch#show interfaces fastEthernet 0/1 switchport

4.配置trunk干道允许列表,默认trunk干道允许所有vlan 通过

知识点总结
1.广播域的切割来决定,IP地址的划分,仅仅用于设备切分完广播域后,在进行标记
2在一台设备某个VLAN时,之前
被划分到这些VLAN的接口属 性不变换,故在删除这个VLAN后,这些
接口,这些接口将无法正常通信
划分到其他活动VLAN,或恢复原VLAN
3.若一台交换机上未创建某个vlan,那么 在Cisco的产品中
将不转发VLAN的流量
4流量的VLAN ID标记行为仅在
trunk间进行,access接口不对不对流量进行标记,若access接口中的流量中存在VLANID ,该ID编号与该接口所在VLAN ID相同,转发流量同时去除标记,否则丢弃流量。

<think>嗯,用户想进行关于VLANTrunk的网络配置实验,问如何设置测试。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VLANTrunk的基本概念。根据引用[4],VLAN是虚拟局域网,将一个物理LAN分成多个广播域,不同VLAN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得用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如引用[5]提到的。Trunk的话,应该是用来在不同交换机之间传递多个VLAN流量的,用标签区分,比如802.1Q协议。 接下来,用户需要具体的配置步骤。引用[3]提到默认交换机只有VLAN1,创建VLAN的步骤是先进入系统视图,创建VLAN并进入其视图,然后把端口加入。比如在华为或H3C设备上,用vlan命令,然后port添加接口。而Trunk配置可能需要设置端口类型为Trunk,并允许特定的VLAN通过,引用[2][3]都有相关的内容。 实验拓扑的话,用户可能需要两台交换机,连接PC彼此之间的Trunk链路。比如SW1SW2之间用Trunk,每个交换机接不同VLAN的PC。测试的时候,同VLAN的PC应该能通,不同VLAN不通,除非经过三层设备。 需要注意的步骤可能包括PC的IP配置,同一VLAN要在同一子网,Trunk端口的正确设置,允许相应的VLAN通过。另外,测试部分可能需要用ping命令来验证连通性,确保VLAN隔离Trunk传输正确。 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配置Trunk时忘记允许VLAN,或者端口类型设置错误,比如Access模式而不是Trunk。这时候需要检查端口配置,确保Trunk端口允许所有需要的VLAN通过,或者特定VLAN。 另外,引用[1]的实验步骤可能提供更详细的命令示例,比如具体的CLI命令如何创建VLAN,添加端口,设置Trunk参数等。需要结合具体的设备厂商,比如Cisco、华为、H3C的命令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流程相似。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的时候,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后续问题,比如如何验证配置,常见错误,或者扩展应用如VLAN间路由,这些都是实验后的自然延伸。</think>### VLANTrunk配置实验步骤 #### 一、实验拓扑规划 假设使用两台交换机(SW1、SW2)4台PC(PC1-PC4): - **SW1**:连接PC1(VLAN10)、PC2(VLAN20) - **SW2**:连接PC3(VLAN10)、PC4(VLAN20) - **SW1与SW2**之间通过端口G0/0/24互联(配置Trunk链路)[^4][^5]。 #### 二、配置步骤 1. **PC配置IP地址** - PC1: `192.168.10.1/24`(VLAN10) - PC2: `192.168.20.1/24`(VLAN20) - PC3: `192.168.10.2/24`(VLAN10) - PC4: `192.168.20.2/24`(VLAN20) 2. **交换机创建VLAN** - **SW1配置**: ```bash system-view vlan 10 # 创建VLAN10 port GigabitEthernet0/0/1 # 将端口1加入VLAN10(连接PC1) vlan 20 port GigabitEthernet0/0/2 # 将端口2加入VLAN20(连接PC2) ``` - **SW2配置**类似,将端口1加入VLAN10(PC3),端口2加入VLAN20(PC4)[^3]。 3. **配置Trunk链路** - **SW1的Trunk端口配置**: ```bash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4 port link-type trunk # 设置端口为Trunk模式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 # 允许VLAN1020通过 ``` - **SW2的Trunk端口配置**相同[^2][^3]。 #### 三、功能测试 1. **同VLAN通信测试**: - PC1 ping PC3(同属VLAN10)应成功。 - PC2 ping PC4(同属VLAN20)应成功。 2. **不同VLAN隔离测试**: - PC1 ping PC2(不同VLAN)应失败,需通过三层设备(如路由器)实现通信。 3. **Trunk链路验证**: - 在交换机上使用命令 `display port vlan` 查看Trunk端口允许的VLAN列表是否包含1020[^3]。 --- ### 关键注意事项 1. **Access与Trunk模式区分**: - 连接PC的端口需设为**Access模式**并绑定到特定VLAN。 - 交换机互联端口需设为**Trunk模式**并允许所需VLAN通过[^3]。 2. **VLAN编号一致性**: - 不同交换机上的相同VLAN编号必须一致,否则流量无法互通。 3. **三层互通配置**: 若需跨VLAN通信,需在三层交换机或路由器上配置VLAN间路由(如SVI接口)[^5]。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