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up 特殊乘法

本文详细解析了一种特殊的乘法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输入的两个数的每一位进行组合相乘并求和,实现了一种新颖的数值计算方式。文章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算法的工作流程,并提供了一段C语言实现的代码,帮助读者理解算法的具体实现细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题目描述

写个算法,对2个小于1000000000的输入,求结果。特殊乘法举例:123 * 45 = 14 +15 +24 +25 +34+35
输入
两个小于1000000000的数

输出
输入可能有多组数据,对于每一组数据,输出Input中的两个数按照题目要求的方法进行运算后得到的结果。

样例输入
24 65
42 66666
3 67
样例输出
66
180
39

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m,n;

	while(scanf("%d %d",&m,&n)!=EOF){
		int sum=0,cnt=0;
		int tmp=n;
		while(m){
			n=tmp;
			cnt=m%10;
	//		printf("#cnt########%d\n",cnt);
			while(n){
				sum+=(cnt*(n%10));
	//			printf("*n%10*********%d\n",n%10);
	//			printf("*sum&&&&&&&&*%d\n",sum);
				n/=10;
			}
			m/=10;
		}
		
		printf("%d\n",sum);
		
	}
	return 0;
}

被注释掉的语句是我用来查错的;

做题过程中最大的错误是,把sum放在循环体外部定义,这样会导致之后输出的数据是前面几组数据的累加和;

以后再遇到多组输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定义的变量的位置!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CDC)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CDC减振器的动力学模型,验证了其阻尼特性,并通过实验确认了模型的准确性。接着,搭建了1/4车辆悬架模型,分析了不同阻尼系数对悬架性能的影响。随后,引入了PID、自适应模糊PID和模糊-PID并联三种控制策略,通过仿真比较它们的性能提升效果。研究表明,模糊-PID并联控制能最优地提升悬架综合性能,在平顺性和稳定性间取得最佳平衡。此外,还深入分析了CDC减振器的特性,优化了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系统级验证。 适用人群:从事汽车工程、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车辆悬架系统和控制策略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研究和开发基于CDC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工程师;②帮助理解不同控制策略(如PID、模糊PID、模糊-PID并联)在悬架系统中的应用及其性能差异;③为优化车辆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数学模型和仿真代码,还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于希望深入了解CDC减振器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策略的读者来说,本文是一份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同时,文中还介绍了多种控制策略的具体实现方法及其优缺点,为后续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