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范围(25分左右)
1.简述软件的定义及特征(第1章)
(1)指令的集合,执行这些指令提供期望特性、功能、性能;
(2)数据结构,使程序合理地操纵信息;
(3)文档,描述程序的操作和使用。
2.简述软件工程的定义(IEEE)及软件过程的5种框架活动(第2章)
1.
IEEE 定义:
软件工程是:(1)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即将工程化方法应用于软件。(2)在(1)中所述方法的研究。
-需要规范,也需要可适应性和灵活性(有些方法对于一个团队符合(1),但对于另一个团队可能是负担)
2.
沟通(与客户沟通与协调,以理解项目目标)
策划(工作、技术任务、风险、资源、产品,进度计划)
建模(用模型来理解软件需求,完成设计)
需求分析
设计
构建(编码、测试)
代码生成
测试
部署(软件交付用户,用户测评并反馈)
3.画图说明软件过程流的各种类型(第3章)
4.画图说明软件过程的增量模型及适用情形和特点(第4章)
2.初始的软件需求明确,但是整个开发过程却不宜单纯运用线性模型。同时,可能迫切需要为用户迅速提供一套功能有限的软件产品,然后在后续版本中再进行细化和扩展功能。
例如第一个增量往往是核心产品,附加功能进入下个增量计划。
3.综合了线性过程流和并行过程流的特征。
每个增量都提交一个可以运行的产品。
例如:文字处理软件,第一个增量是基本的文件管理、编辑和文档生成(核心功能);第二个增量是复杂的编辑和文档生成;第三个增量是拼写检查和语法检查功能;第四个增量是高级页面排版功能;第2至4个增量是附加功能。
5.画图说明软件过程的原型模型及适用情形和特点(第4章)
适用情形
客户提出了一些基本功能,但没有详细定义功能和特性需求
开发人员可能对算法的效率、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和人机交互的形式等情况并不确定
特点
很少是好用的,可能太慢太大,难以使用。
一般作为被丢弃的系统。
6.画图说明统一过程的各个阶段(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