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联网复习笔记
双圣树下的阿尔达
一个正在努力成为程序员的家伙
展开
-
传感技术复习笔记(10)——光纤传感器
1 光纤基础1.1 光纤的结构光纤是用光透射率高的电介质(如石英、玻璃、塑料等)构成的光通路。光纤的结构如图所示,它由折射率n1较大(光密介质)的纤芯,和折射率n2较小(光疏介质)的包层构成的双层同心圆柱结构。1.2 传光原理光的全反射现象是研究光纤传光原理的基础。由斯涅尔定律得:sinθc=n2n1\sin \theta_c=\frac{n_2}{n_1}sinθc=n1...原创 2020-01-06 12:24:46 · 8471 阅读 · 0 评论 -
传感技术复习笔记(9)——光电式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是各种光电检测系统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元件,它是把光信号(红外、可见及紫外光辐射)转变成为电信号的器件。1 光电效应物体吸收了光能后转换为该物体中某些电子的能量,从而产生的电效应。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两大类。1.1 外光电效应在光照射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亦称光电发射效应。向外发射的电子叫做光...原创 2020-01-06 11:51:39 · 8180 阅读 · 2 评论 -
传感技术复习笔记(8)——热电式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将 温度 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它利用传感元件的电磁参数随温度变化的特征来达到测量的目的。将温度转换为电阻值大小的热电式传感器叫作热电阻将温度转换为电势大小的热电式传感器叫作热电偶。1 热电阻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热电阻式和半导体热电阻式两大类,前者简称热电阻,后者简称热敏电阻。1.1 热电阻(1) 高温度系数、高电阻率。这样在同样条件下可加快反应速...原创 2020-01-06 00:52:30 · 4480 阅读 · 2 评论 -
传感技术复习笔记(7)——压电式传感器
1 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 Effect)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力而使它变形时,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便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其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压电效应。这种机械能转为电能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若对上述电介质施加电场作用时,同样会引起电介质内部正负电荷中心的相对位移而导致电介质产生变形,且其应...原创 2020-01-05 22:31:01 · 6686 阅读 · 0 评论 -
传感技术复习笔记(6)——磁电式传感器
1 基本原理磁电式传感器是通过磁电作用将被测量(如振动、位移、转速等)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输入运动速度变换成感应电势输出的传感器。它不需要辅助电源,就能把被测对象的机械能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是一种有源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有时也称作电动式或感应式传感器, 它只适合进行动态测量。由于它有较大的输出功率,故配用电路较简单;零位及性能稳定。其主要原理是...原创 2020-01-05 21:08:51 · 11379 阅读 · 3 评论 -
传感技术复习笔记(5)——电容式传感器
1 工作原理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结构简单、高分辨力、可非接触测量,并能在高温、辐射和强烈振动等恶劣条件下工作,这是它的独特优点。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使它扬长避短,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传感器。由绝缘介质分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的平板电容器,当忽略边缘效应影响时,其电容量与真空介电常数ε0 (8.854×10-12F/m)、极板间介...原创 2020-01-05 20:23:00 · 8094 阅读 · 0 评论 -
传感技术复习笔记(4)——变磁阻式传感器
1 工作原理变磁阻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非电量如位移、压力、流量、重量、振动等转换成传感器线圈电感(自感量或互感量)的变化,再由测量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输出的装置。(电感式传感器)...原创 2020-01-05 17:51:02 · 9117 阅读 · 0 评论 -
传感技术复习笔记(3)——电阻应变计式传感器
1 应变效应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固体内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1.1 应变电阻的结构一根长l,截面积为A的金属电阻丝,在其未受力时,原始电阻值为:R=ρlAR=\rho \frac{l}{A}R=ρAl当电阻丝(均质细棒)受到拉力 F 作用时,将伸长dl,横截面积相应减小dA,电阻率因材料晶格发生变形等因素影响而改变了d...原创 2020-01-05 13:30:09 · 18339 阅读 · 1 评论 -
传感技术复习笔记(2)——传感器技术基础
1 传感器的一般数学模型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是指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当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时,这一关系称为静态特性当输入量随时间较快地变化时,称为动态特性传感器输出与输入关系可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理论上,将微分方程中的一阶及以上的微分项取为零时,即得到静态特性。因此,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只是动态特性的一个特例。2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2.1 线性度(Linearity)传感器...原创 2020-01-04 14:15:05 · 11398 阅读 · 2 评论 -
传感技术复习笔记(1)——绪论
1 传感器的定义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国家标准 GB7665-87)传感器可狭义的定义为:“将外界的输入信号变换为电信号的一类元件。”2 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量电路三部分组成敏感元件(Sensitive element):直接感受被测量(非电量),并按一定规律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转换...原创 2020-01-04 12:58:41 · 2717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复习笔记
1 大题部分1.1 ARP欺骗1.1.1 首先说明透明网桥的概念目前使用得最多的网桥是透明网桥(transparent bridge)。“透明”是指局域网上的站点并不知道所发送的帧将经过哪几个网桥,因为网桥对各站来说是看不见的。透明网桥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其标准是 IEEE 802.1D。1.1.2 欺骗的基本原理若A想进行ARP欺骗,A将自己的mac地址发给S,告诉S自己是...原创 2020-01-03 20:29:14 · 1674 阅读 · 0 评论 -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笔记(6)——MANET, WSN, Mesh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笔记(6)——MANET、WSN、Mesh原创 2019-11-30 20:12:08 · 10928 阅读 · 4 评论 -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笔记(5)——无线城域网、广域网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笔记(5)——无线城域网、广域网原创 2019-11-30 16:29:18 · 2423 阅读 · 0 评论 -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笔记(4)——无线个域网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笔记(4)——无线个域网原创 2019-11-30 12:55:44 · 3963 阅读 · 0 评论 -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笔记(3)——无线局域网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笔记(3)——无线局域网原创 2019-11-29 17:48:12 · 4464 阅读 · 0 评论 -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笔记(2)——无线传输基础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笔记——无线传输基础原创 2019-11-29 15:11:56 · 1792 阅读 · 0 评论 -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笔记(1)——绪论
无线网络技术第一章绪论复习笔记原创 2019-11-29 14:07:10 · 2250 阅读 · 11 评论 -
RFID复习笔记(7)——射频识别中的碰撞 与防碰撞算法
1 RFID碰撞种类阅读器间干扰多阅读器——标签干扰隐藏终端干扰暴露终端干扰2 防碰撞算法通信碰撞的四种解决防碰撞方法:空分多址(SDMA)频分多址(FDMA)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下面介绍的ALOHA属于时分多址算法3 ALOHA防碰撞算法各种ALOHA算法:纯ALOHA算法、时隙ALOHA算法、帧时隙ALOHA算法、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原创 2019-05-04 18:09:02 · 13428 阅读 · 3 评论 -
RFID复习笔记(6)——射频数据的完整性
1 CRC循环冗余校验循环冗余校验码由两部分组成, 左边为信息位, 右边为校验位。若信息位为k位, 校验位为r位, 则该校验码被称为(k+r, k)码。【注意】值得注意的是,第三部一定是模2除,而不是普通的除法。其区别在于,列多项式除法计算式的时候,原本的减法运算变成了异或运算,如下图所示。红框框起来的地方原先是需要进行减法计算的,但是现在变成了异或计算。2 CRC纠错原理发送...原创 2019-05-04 17:14:29 · 3157 阅读 · 0 评论 -
根据物联网提纲提炼的知识点(1)——第一章:物联网体系结构
1 物联网的概念【早期概念】: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 物联网的总体架构:层次结构物联网分为四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应用层2.1 感知层物联网的前端物联网的基础物联网的工作重点2.2 传输层负责感知层与处理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各种通信网...原创 2019-04-10 16:12:59 · 4428 阅读 · 0 评论 -
根据物联网提纲提炼的知识点(2)——第三章:自动识别技术
1 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定义】:一种机器自动数据采集技术用机器来实现类似人对各种事物或现象的检测和分析,并做出辨别的过程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地相关信息,并通过特殊设备传送给后续数据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处理【标准组织】: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IM Global)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AIM China)【分类】:按照识别特征的产...原创 2019-04-10 20:55:01 · 3223 阅读 · 0 评论 -
根据物联网提纲提炼的知识点(3)——第四章:嵌入式系统
1 简单定义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2 三个基本特点(3要素)嵌入性专用性处理器3 嵌入式处理器分类3.1 嵌入式微控制器EMCU——单片机3.2 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EDSP——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3.3 嵌入式微处理单元MPU嵌入式微处理单元——EMPU3.4 片上系统SoC...原创 2019-04-15 22:20:21 · 753 阅读 · 0 评论 -
根据物联网提纲提炼的知识点(4)——第五章:定位技术
1 GPS定位基本原理1.1 系统组成空间卫星系统24颗GPS卫星,21颗工作,3颗备用卫星位于距地表20200千米,匀分布在6 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颗地面监控系统主控站上行数据传送站监测站用户接收机对GPS信号,变换,放大,处理1.2 定位原理上图描述了卫星、用户接收机、空间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用户接受机根据卫星发来的星历来计算卫星的位置。虽然说GPS...原创 2019-04-15 23:07:12 · 834 阅读 · 0 评论 -
根据物联网提纲提炼的知识点(5)——第六章:传感器
1 传感器概念【定义】: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功能】:一感二传感受被测信息并传送出去2 组成结构敏感元件:能直接感受被测量(一般为非电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他物理量的元件。压力传感器中的膜片就是敏感元件,它首先将压力转换为位移,然后再将其转换为电量转换元件:能将感受到的非电量变换为电量的器件称为转换元件。如将位移...原创 2019-04-16 11:34:41 · 3520 阅读 · 0 评论 -
根据物联网提纲提炼的知识点(6)——第七章:传感器网络
1 无线传感网的概念、组成1.1 概念WSN(无线传感网络)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并通过无线通信形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1.2 组成无线传感网络由无线传感节点、汇聚节点、管理节点3部分组成无线传感节点通常是微型嵌入式系统,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存储,融合,转发结构:组成:传感模块,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能量供应模块汇聚节点功...原创 2019-04-16 14:51:15 · 2597 阅读 · 0 评论 -
根据物联网提纲提炼的知识点(7)——第八章:物联网的接入和承载
1 核心网和承载网的概念承载网络书上说的当然没错,但是要注意各种名称的网络在概念上有相互的包容或从属关系。比如移动通信网络属于电信网络,所以一般也认为是物联网的承载网络,而wifi一般则认为是接入网,而不是承载网络1.1目前物联网的承载网络有3种:互联网、电信网和行业专网。1.2 接入方式:利用各种无线 IP接入技术无缝接入互联网利用各种有线接入技术接入互联网传感器网络通过网关接入...原创 2019-04-16 22:49:02 · 8590 阅读 · 1 评论 -
根据物联网提纲提炼的知识点(8)——第十章:物联网的数据处理
1 数据中心的概念可以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和管理等功能的基础设施,包含:计算机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通信设备存储设备2 数据处理层的几种关键技术查询更新添加删除3 物联网环境下几种关键技术的新特点物联网数据库特征数据量大数据异构性强数据关联性复杂分布式存储数据实时性要求高所以需要数据库具有分布式实时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实时数据...原创 2019-04-17 16:14:21 · 1047 阅读 · 0 评论 -
根据物联网提纲提炼的知识点(9)——第十一章:物联网的安全
1 物联网安全的关键技术(至少四项)密钥管理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容侵容错技术隐私保护技术2 非对称密钥系统工作模式...原创 2019-04-17 16:21:01 · 725 阅读 · 0 评论 -
根据物联网提纲提炼的知识点——大题考试范围
n物联网的概念,与互联网、传感网的关系;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的定义,列举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标签的分类;Zigbee技术的性能指标和技术优势;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面向物联网的搜索引擎新特点;物联网安全涉及的关键技术...原创 2019-04-23 18:29:54 · 759 阅读 · 0 评论 -
RFID复习笔记(1)——物联网与RFID概述
1 物联网的层次结构三层结构: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四层结构:应用层、数据层、传输层、物理层(注意和物联网导论中的不一样)物联网的四层结构和三层结构没有本质的区别2 物联网与RFIDRFID技术是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名称是在1999年MIT Auto-ID Center的阿什顿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RFID技术是物联网...原创 2019-05-02 17:28:41 · 2336 阅读 · 0 评论 -
RFID复习笔记(2)——RFID基本概念
1 RFID和RFID技术1.1 RFID定义【定义】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的简称,是利用可用于无线电通信的电磁波射频来自动识别个体的技术【信息采集的过程】以电子标签来标志某个物体;电子标签:电子芯片和天线电子标签把芯片中存储的信息数据传给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RFID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非接触...原创 2019-05-02 18:38:26 · 4172 阅读 · 0 评论 -
RFID复习笔记(3)——RFID天线技术
1 RFID天线的应用现状1.1 RFID天线应用的一般要求电子标签天线RFID天线必须足够小; RFID天线提供最大可能的信号和能量给标签的芯片; RFID天线具有鲁棒性; RFID天线非常便宜读写器天线读写器天线既可以与读写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采用分离式;读写器天线设计要求多频段覆盖;应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1.2 RFID天线的极化:圆极化1.3 RFID天线的方向性如果...原创 2019-05-04 10:17:23 · 5116 阅读 · 0 评论 -
RFID复习笔记(4)——RFID的射频前端
1 耦合方式RFID工作在低频和高频时,基于电感耦合方式;在更高频段时,基于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电感耦合方式的基础是电感电容谐振回路和电感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的理论基础是电磁波传播和反射的形成,用于微波电子标签。这两种耦合方式的差异在于所使用的无线电射频的频率不同和作用距离的远近。2 谐振方式在读写器中,由于串联谐振回路电路简单、成本低,激励可采用低内阻的恒...原创 2019-05-04 11:53:55 · 5380 阅读 · 0 评论 -
RFID复习笔记(5)——编码与调制
1 信号与信道1.1 数字信号RFID系统数字信号的主要特点如下。(1)信号的完整性(2)信号的安全性(3)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5)便于构成物联网1.2 信号工作方式全双工、半双工、时序工作方式1.3 波特率与比特率波特率:每秒钟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比特率:单位时间传输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比特率和波特率的关系:比特率=波特率*log2M...原创 2019-05-04 17:03:19 · 7161 阅读 · 1 评论 -
根据物联网提纲提炼的知识点——提纲和目录
考试提纲题型:判断题:5 * 2分;多项选择:10 * 2分;简答题:6题, 35-40分;问答题:3题,30-35分第一章: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总体架构:层次结构;物联网关键技术(至少5项,与层次对应)。第三章: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 RFID技术原理、分类和系统构成;RFID电子标签的分类(各种角度划分,优缺点);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知道有哪些就行...原创 2019-04-10 15:16:40 · 158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