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基础知识
一、JavaScript作用
- 表单验证 - 减轻服务器端压力
- 实现页面的动态交互
- 实现页面动态效果
二、JavaScript概述
-
JavaScript是一种基于对象和事件驱动的 , 并具有安全性能的脚本语言
-
特点
- 向HTML页面中添加交互行为
- 脚本语言 , 语法和Java类似
- 解析型语言 , 边执行边解释
-
基本结构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JavaScript语句 -> </script>
-
注意:
-
因为HTML5中type属性默认是text/Javascript,因此HTML5中可以省略type属性
- 可以在文档中的任何地方 . 一般放在头部或者尾部
-
三、JS的执行原理
- 浏览器输入客户端网页
- 客户端发送包含JavaScript的请求页面至服务器
- 客户端从服务器端下载含JavaScript的页面
四、引入js的三种方式
- 使用
<script>
alert("这是js的内部引入");
</script>
- 行内引入
<input name="btn" type="button" value="弹出消息框" onclick="javascript:alert('欢迎你');"/>
- 外部js文件
<script src="test.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五、JavaScript核心语法
-
变量
使用关键字var,可以先声明再赋值,同时声明和赋值,也可以不声明直接赋值
-
数据类型
- undefined 未定义(无默认值)
- null 空值,与undefined值相等
- number 包含整数和浮点数
- booloean true和false
- string 一组引号括起来的文本
-
Typeof运算符
用于检测变量的返回值
-
String对象
- 属性:字符串对象.length
- 方法:字符串对象.方法名()
- charAt(index) 返回在指定位置的字符
- indexOf(str,index) 查找某个指定的字符串在字符串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 substring(index1, index2) 返回位于指定索引index1和index2之间的字符串, [index1,index2)
- split(str) 将字符串分割为字符串数组
-
数组
-
格式:var 数组名称 = new Array(size);
-
数组访问与Java相似
-
常用方法
- join( ) 把数组的所有元素放入一个字符串,通过一个的分隔符进行分隔
- sort( ) 对数组排序
- push() 向数组末尾添加一个或更多 元素,并返回新的长度
-
常用属性:length 设置或返回数组中元素的数目
-
-
运算符号
与Java类似
-
逻辑控制语句
与Java类似
-
注释
- 单行注释以//开始,以行末结束
- 多行注释以 /* 开始,以 / 结束,符号 /…… */ 指示中间的语句是该程序 中的注释
-
弹窗提示
-
alert()
alert(“提示信息”);
-
prompt()
- prompt(“提示信息”, “输入框的默认信息”);
- prompt(“请输入你喜欢的颜色”,“红色”);
- prompt(“请输入你喜欢的颜色”,"");
-
-
语法约定
-
代码区分大小写
-
变量 , 对象 和函数的名称
- JavaScript的关键字小写
- 内置对象大写字母开头
- 对象的名称通常是小写
- 方法命名规则和Java相同
-
行末使用分号
-
六、常用系统函数
-
parseInt (“字符串”)
将字符串转换为整型数字 ,如: parseInt (“86”)将字符串“86“转换为整型值86
-
parseFloat(“字符串”)
将字符串转换为浮点型数字 ,如: parseFloat(“34.45”)将字符串“34.45“转换为浮点 值34.45
-
isNaN()
用于检查其参数是否是非数字
七、自定义函数
-
定义函数
function 函数名(参数1,参数2...){ //JavaScript语句 [return 返回值] } }
-
调用函数
函数调用一般和表单元素的事件一起使用 , 调用格式 :
事件名= “函数名( )” ;
八、事件
- onload 一个页面或一幅图像完成加载
- onlick 鼠标单击某个对象
- onmouseover 鼠标指导移到某元素上
- onkeydown 某个键盘按键被按下
- onchange 域的内容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