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方法和类方法
1,类方法:是类对象所拥有的方法,需要用修饰器@classmethod来标识其为类方法,对于类方法,第一个参数必须是类对象,一般以cls作为第一个参数(当然可以用其他名称的变量作为其第一个参数,但是大部分人都习惯以’cls’作为第一个参数的名字,就最好用’cls’了),能够通过实例对象和类对象去访问。
2,静态方法:需要通过修饰器@staticmethod来进行修饰,静态方法不需要多定义参数
总结:从类方法和实例方法以及静态方法的定义形式就可以看出来,类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类对象cls,那么通过cls引用的必定是类对象的属性和方法;而实例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实例对象self,那么通过self引用的可能是类属性、也有可能是实例属性(这个需要具体分析),不过在存在相同名称的类属性和实例属性的情况下,实例属性优先级更高。静态方法中不需要额外定义参数,因此在静态方法中引用类属性的话,必须通过类对象来引用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
1. 封装 根据 职责 将 属性 和 方法 封装 到一个抽象的 类 中
* 定义类的准则
2.
继承 实现代码的重用,相同的代码不需要重复的编写
* 设计类的技巧
* 子类针对自己特有的需求,编写特定的代码
3.
多态 不同的 子类对象 调用相同的 父类方法,产生不同的执行结果
* 多态 可以 增加代码的灵活度
* 以 继承 和 重写父类方法 为前提
* 是调用方法的技巧,不会影响到类的内部设计
类属性、实力属性
实例 :
1. 使用面相对象开发,第 1 步 是设计 类
2. 使用 类名() 创建对象,创建对象 的动作有两步:
* 1) 在内存中为对象 分配空间
* 2) 调用初始化方法 __init__ 为 对象初始化
3. 对象创建后,内存 中就有了一个对象的 实实在在 的存在 —— 实例
通常:
1. 创建出来的 对象 叫做 类 的 实例
2.
创建对象的 动作 叫做 实例化
3.
对象的属性 叫做 实例属性
4.
对象调用的方法 叫做 实例方法
程序执行时:
1. 对象各自拥有自己的 实例属性
2. 调用对象方法,可以通过 self.
* 访问自己的属性
* 调用自己的方法
结论:每一个对象都有自己独立的内存空间,保存各自不同的属性
多个对象的方法,在内存中只有一份,在调用方法时,需要把对象的引用 传递到方法内部
类是一个特殊的对象
Python 中 一切皆对象:
* class AAA: 定义的类属于 类对象
* obj1 = AAA() 属于 实例对象
* 在程序运行时,类 同样 会被加载到内存
* 在 Python 中,类 是一个特殊的对象 —— 类对象
* 在程序运行时,类对象 在内存中 只有一份,使用 一个类 可以创建出 很多个对象实例
* 除了封装 实例 的 属性 和 方法外,类对象 还可以拥有自己的 属性 和 方法
1. 类属性
2. 类方法
* 通过 类名. 的方式可以 访问类的属性 或者 调用类的方法
类属性和实例属性
概念和使用
* 类属性 就是给 类对象 中定义的 属性
* 通常用来记录 与这个类相关 的特征
* 类属性 不会用于记录 具体对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