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ttps和http2的那些事儿
1. http
HTTP协议工作于客户端-服务端架构为上。浏览器作为HTTP客户端通过URL向HTTP服务端即WEB服务器发送所有请求。
Web服务器有:Apache服务器,IIS服务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等。
Web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后,向客户端发送响应信息。
HTTP默认端口号为80,但是你也可以改为8080或者其他端口。
- HTTP是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 HTTP是媒体独立的:这意味着,只要客户端和服务器知道如何处理的数据内容,任何类型的数据都可以通过HTTP发送。客户端以及服务器指定使用适合的MIME-type内容类型。
- HTTP是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1.HTTP请求头
- Host:初始URL中的主机和端口
- Accept:浏览器可接受的MIME类型
- Accept-Charset:浏览器可接受的字符集
- Accept-Encoding:浏览器能够进行解码的数据编码方式,比如gzip。
- Accept-Language:浏览器所希望的语言种类
- Connection:表示是否需要持久连接
- Content-Length:表示请求消息正文的长度。
- Cookie:Cookie字符串 --Referer:包含一个URL,用户从该URL代表的页面出发访问当前请求的页面。
- User-Agent:浏览器类型,如果Servlet返回的内容与浏览器类型有关则该值非常有用。
2.HTTP响应头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指定哪些站点可以参与跨站资源共享
- Content-Length: 响应体的字节长度
- Content-Type: 设置响应体的MIME类型
- Date: 消息发送的日期和时间
- Server: 服务器名称
- Set-Cookie: 设置HTTP Cookie
- Transfer-Encoding 设置传输实体的编码格式,目前支持的格式: chunked, compress, deflate, gzip, identity.
3.HTTP方法
- GET 用于获取数据
- HEAD 与GET请求的响应相同的响应,但没有响应体
- POST 用于将实体提交到指定的资源,通常导致状态或服务器上的副作用的更改
- PUT 用于创建或更新指定资源
- DELETE 删除指定的资源
4.HTTP状态码
- 200 - 请求成功
- 301 - 资源(或网页)被永久转移到其他URL
- 404 - 请求的资源不存在
- 500 - 服务器内部错误
2. https
是以安全为目标的HTTP通道,简单讲是HTTP的安全版,即HTTP下加入SSL层,HTTPS的安全基础是SSL,因此加密的详细内容就需要SSL。HTTPS协议的主要作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立一个信息安全通道,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另一种就是确认网站的真实性。
1. HTTPS的优点
- 使用HTTPS协议可认证用户和服务器,确保数据发送到正确的客户机和服务器;
- HTTPS协议是由SSL+HTTP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要比http协议安全,可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改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 HTTPS是现行架构下最安全的解决方案,虽然不是绝对安全,但它大幅增加了中间人攻击的成本。
- 谷歌曾在2014年8月份调整搜索引擎算法,并称“比起同等HTTP网站,采用HTTPS加密的网站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将会更高”。
2.HTTPS的缺点
- HTTPS协议握手阶段比较费时,会使页面的加载时间延长近50%,增加10%到20%的耗电;
- HTTPS连接缓存不如HTTP高效,会增加数据开销和功耗,甚至已有的安全措施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 SSL证书需要钱,功能越强大的证书费用越高,个人网站、小网站没有必要一般不会用。
- SSL证书通常需要绑定IP,不能在同一IP上绑定多个域名,IPv4资源不可能支撑这个消耗。
- HTTPS协议的加密范围也比较有限,在黑客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服务器劫持等方面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最关键的,SSL证书的信用链体系并不安全,特别是在某些国家可以控制CA根证书的情况下,中间人攻击一样可行。
3.HTTPS和HTTP的主要区别
- https协议需要到ca申请证书,一般免费证书较少,因而需要一定费用。
-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信息是明文传输,https则是具有安全性的ssl加密传输协议。
- http和https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连接方式,用的端口也不一样,前者是80,后者是443。
- http的连接很简单,是无状态的;HTTPS协议是由SSL+HTTP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比http协议安全
3.HTTP2
1. HTTP2的前世
在1.0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连接无法复用和head of line blocking这两个问题。
- 连接无法复用会导致每次请求都经历三次握手和慢启动,三次握手无疑会增加了大量的延迟时间,尤其在高延迟的场景和移动端更为突出。
- head of line blocking在第一个请求没有收到回复之前,后续发出的请求只能排队。一旦前一个请求的request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抵达服务器,或者response因为网络阻塞没有及时返回,影响的就是所有后续请求,这将会导致带宽无法被充分利用。在1.1中运用了管道技术(HTTP Pipelining)来解决这个问题,它把多个HTTP请求放到一个TCP连接中一一发送,而在发送过程中不需要等待服务器对前一个请求的响应。
但是pipelining并不能彻底解决holb的问题,比如只有GET,HEAD才能使用,POST不能使用,因为请求之间可能会存在先后依赖关系,并且在server端的response由于遵循FIFO的原则还是要求依次返回,等其它缺陷。
2. HTTP2特性
- 多路复用:通过多个request共享一个tcp连接的方式,一个request对应一个id,这样一个连接上可以有多个request,每个连接的request可以随机的混杂在一起,接收方可以根据request的id将request再归属到各自不同的服务端请求里面。这样解决了http1.x holb的问题,降低了延迟同时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
- 请求优先级: 多路复用导致所有资源都是并行发送,那么就需要优先级的概念了。把HTTP消息分解为很多独立的帧之后,就可以通过优化这些帧的交错和传输顺序,每个流都可以带有一个31比特的优先值:0 表示最高优先级;2的31次方-1表示最低优先级。服务器可以根据流的优先级,控制资源分配(CPU、内存、带宽),在响应数据准备好之后,优先将最高优先级的帧发送给客户端。
- 首部压缩:HTTP2会压缩首部元数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使用“首部表”来跟踪和存储之前发送的键值对,对于相同的头部,不必再通过请求发送。比如对同一资源的轮询请求的场景,所有首部都自动使用之前请求发送的首部,那么首部开销就是零字节。如果首部发生变化了,那么只需要发送变化的数据在Headers帧里面,新增或修改的首部帧会被追加到“首部表”
- 二进制分帧:HTTP2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增加了一个二进制分帧层,将所有传输的信息分割为更小的消息和帧,并对它们采用二进制格式的编码,其中HTTP1.x的首部信息会被封装到Headers帧,而我们的request body则封装到Data帧里面。并且HTTP2的通信都在一个连接上完成,这个连接可以承载任意数量的双向数据流。通过这种单连接多资源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TCP连接,减少服务端的压力,内存占用更少,连接吞吐量更大。
- 服务器推送: 服务端推送是一种在客户端请求之前发送数据的机制,HTTP2能通过push的方式将客户端需要的内容预先推送过去,所以也叫“cache push”。客户端如果退出某个业务场景,出于流量或者其它因素需要取消server push,也可以通过发送RST_STREAM类型的frame来做到。
3.http2与http的对比
http2的性能优势集中体现在“多路复用”和“服务端推送”上。
对于请求数目较少(约小于30个)的情况下,http1.x和http2的性能差异不大,在请求数目较多且延迟大于30ms的情况下,才能体现http2的性能优势。对于网络状况较差的环境,http2的性能也高于http1.x。与此同时,如果把静态资源都通过服务端推送的方式来处理,加载速度会得到更加巨大的提升。
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http2多路复用的优势,前端应用团队无须采取把多个文件合并成一个,生成雪碧图之类的方法减少网络请求。除此之外,http2对于前端开发的影响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