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简单是人类的本性,本书提出了: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巧妙转移 的策略。
1.明确认识
技术类产品需要关注:
1、管理人员
2、用户
3、工程师
典型的用户使用场景:
1、办公室
2、家
3、户外
三种用户:
1、专家型:愿意探索并提出改进建议
2、随意型:有兴趣了解更复杂的的产品,但不愿意接受全新的东西
3、主流用户:他们的目的是完成某项任务,他们永远不会有学会所有功能的想法(大多数人属于这一类)
为什么忽略专家型用户:
1、他们不是典型用户,体验不到主流用户遇到的问题
2、他们追求主流用户不在乎的功能
为主流用户设计:
要想吸引大众,必须关注主流。
主流用户想要什么:
1、主流用户最感兴趣的是立即把工作做完,专家则喜欢先设定自己的偏好。
2、主流用户认为容易操控最有价值,专家则在乎操控的是不是很准确。
3、主流用户想得到靠谱的结果,专家希望看到完美的结果。
4、主流用户怕弄坏什么,专家则喜欢刨根问底。
5、主流用户觉得只要合适就行了,专家则想着必须精确匹配。
5、主流用户想看到示例和故事,专家想看的则是原理。
不要指望说明书可以教会用户多少东西。简单的用户体验是初学者、新手的体验,或者是压力之下的主流用户的体验。
描述用户体验:
1、故事是描述认识的一种好方式,可以让用户明白什么重要和为什么重要
极端的可用性:
1、简单的体验就是能够适应极端的条件
2、要想简单、务必把目标设定的更高些,不使用常规的可用性目标(如:特殊人群可以使用→所有人可以使用)
2.简约四策略:
问题1:怎么判断什么是不必要的复杂性?怎么简化这种复杂性?例如简化遥控器,并做出不同的方案。
以简化遥控器为例,设计方案分的四个策略:
删除——去掉所有不必要的按钮,直至减到不能再减。
组织——按照有意义的标准将按钮划分成组。
隐藏——把不是最重要的按钮隐藏,避免分散用户注意力
转移——只在遥控器上保留具备基本功能的按钮,将其他控制转移到电视屏幕的菜单里,从而将复杂性转移。
删除:
据Standish Group调查,64%的软件功能“从未使用或极少使用”,删除杂乱的特性可以让设计师专注于把有限重要的问题解决好,也有助于用户心无旁骛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1、避免删错
不要把一切难于实现的功能抹杀。
要保证交付那些有真正价值的功能和内容。
2、关注核心
与新增功能相比,用户更关注基本功能的改进。
3、砍掉残缺功能
删除实现的不太理想的功能。
不要猜测用户可能会或者可能不会怎么样。
不要简单的因为客户要求就增加功能,倾听意见但不盲从!
4、如果一个小的变化导致了复杂的流程,就应该退一步去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5、功能多对于没有机会试用的消费者有吸引力,在使用之后更注重实用性
6、排定功能的优先级
7、减少用户的负担,人在处理信息、学习和记忆细节的能力是有限的
8、决策
选择过多让用户无所适从,选择有限,用户反而更喜欢。
9、分心
增加文档的超链接会降低读者的理解力。
删除干扰元素,让用户注意力保持集中。
10、聪明的默认值
聪明的默认值可以减少用户的选择。
聪明的默认值指的是适合大多数人口味的选择。
例如:
热门文档(头条新闻)
类似项(浏览这个产品的用户还看过…)
个性化信息(使用你的地址自动填写表单)
共同的选择(把‘中国’放在国家列表最前面,如果大多数客户都来自国内的话)
最近保存的文档
恢复状态(当客户再次访问网站或应用时,通常愿意以前次离开的状态作为起点)
11、视觉混乱
删除视觉混乱的元素能够使用户把注意力集中到真正重要的内容上
方法很简单:观察设计方案中的每一个元素,想想为什么需要他,先删除,如果不行再拿回来。
使用空白或者轻微的背景色来划分页面,而不使用线条。
尽可能少用强调。如果仅加粗就行了,就不必即加粗、又放大、又变成红色。
别使用粗黑线,匀称,浅色的线更好。
控制信息的层次。如果页面中信息的层次超过三个层次,就会导致用户迷惑。比如说,要少用数字、大字体或粗字体。最好总共不超过三个层次:标题、子标题和正文。
减少元素大小的变化。千万不要让版面出现大小都不同的多块区域。
减少元素开头的变化。最好只使用一种按钮样式。
12、删减文字
删除引见性文字
删除不必要的说明
删除繁琐的解释
13、精简句子
不使用介词(‘对于/根据/为了/基于/通过/关于’)
不使用is的动词形式
把被动式转化未主动式
减少废话,开门见山
14、焦点
聚焦于对用户有价值的功能。
聚焦于可用资源。
聚焦于达成用户的目标。
删除干扰性的、增加用户负担的‘减速带’:错误消息、不知所云的文字、不必要的选项和造成视觉混乱的元素。
组织
组织是简化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策略。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是只强调一两个最重要的主题。
1、分块
经典建议:把项组织到“7加减1”个块中
2、围绕行为进行组织
着手组织前先要理解用户的行为:他想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不同类型的用户在网上的行为方式完全不同。
画出用户的行为有助于理解如何组织你的软件产品。
3、是非分明
对一组性质相同的产品进行分类时,确定清晰的分类标准对用户非常重要
4、搜素
没有人始终会把搜索作为第一选择
在没有提供有效导航时,用户才会使用搜索
无论设计还是使用,搜索都比浏览困难的多:对搜索结果有效的分类组织。
5、时间和空间
时间线是组织活动的通用方式
一些实体对象,可以用空间来组织,只要用户对排列方式不感到陌生即可。
6、网络
利用不可见的网格来对其界面元素,是吸引用户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7、大小和位置
重要的元素大一些。
不太重要的界面元素应该小一些,如果一个元素的重要性为1/2,那就把他的大小做成1/4。
把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
8、分层
尽可能使用较少的层。内容越复杂,所需的分层反而能更少些。
考虑把常规元素放在常规背景层。
尽量让两层之间的差别最大化。20%和30%的灰度很难让人分清。
对于相对重要的类别,使用明亮,高饱和度的颜色,可以让他们在页面更加突出。
对于同等重要的类别,利用感知分层技术,使用同样的亮度和大小,只是色调要有所区别。
9、 色标
在不必要的情况下添加颜色会导致困惑
10、期望路径
人们并不总是走你为他们铺好的路。
隐藏
隐藏部分功能是一种低成本的方案。但是,到底该隐藏哪些功能呢?
1、不常用但不能少
那些主流用户很少使用,但自身需要更新的功能,通常是适合隐藏的功能。
2、自定义
3、自动定制,有些程序会根据用户的行为自动显示或隐藏某些功能。
很难保证默认菜单的准确性。
用户需要花更长时间才能确定功能。
用户最终不知道去哪里找自己想用的命令。
4、渐进展示
5、阶段展示
除了在软件中的某个部分隐藏功能,还可以随着用户逐步深入界面展示相应的功能
登记表单通常用阶段展示,但要遵循几条规则:
设定一种场景
讲一个故事
说用户的语言
把信息分成小块展示
6、适时出现
7、提示与线索(细微的线索足以提示出隐藏的功能)
8、让功能容易找到
把标签放在哪里比把标签做的大要重要的多
9、隐藏的要求
使用隐藏策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隐藏一次性设计和选项。
隐藏精确控制选项,但专家用户必须能够让这些选项始终保持可见
不可强迫或寄希望于主流用户使用自定义功能,不过可以给专家提供这个选项
巧妙地隐藏。话句话说,首先是彻底隐藏,其次是适时出现
转移
1、在设备之间转移。
2、移动平台与桌面平台。
3、向用户转移。
4、用户指挥,计算机操作,就会给人简单的感觉
5、创造开放式体验
让一个组件具有多种用途
把相似的功能绑定到一起
6、简单界面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专家和主流用户都感觉他非常好用。
7、非结构化数据
8、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