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例设计模式
1、定义:
单例也叫单态模式, 是设计模式中最简单的一种。为了类在创建的时候,只能产生一个实例供外界访问,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的方法。
2、特点:
1)单例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一个类在内存中只能有一个实例(对象)。
2)Java中频繁创建和销毁类对象都会占用一部分系统资源,使用单例模式可以提高性能。
3)单例模式创建的对象不会被回收, 过多的单例容易造成内存溢出。
3、演示(饿汉式):
1)首先私有化类的构造方法,防止他人随意创建对象。
public class Singleton{
//私有化构造方法
private Singleton(){}
}
2)类内部创建类对象并记录。
public class Singleton{
//创建一个静态变量来记录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私有化构造方法
private Singleton(){}
}
3)对外提供一个全局可以访问的方法。
public class Singleton{
//创建一个静态变量来记录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私有化构造方法
private Singleton(){}
//对外提供访问的方法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singleton;
}
}
(懒汉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创建一个静态变量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私有化构造方法
private Singleton(){}
//对外提供访问的方法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只有第一次本方法被调用的时候对象才会被创建
if(singleton==null){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return singleton;
}
return singleton;
}
}
二、继承
1、定义:
继承是面向对象最显著的一个特性。继承是从已有的类中派生出新的类,新的类能吸收已有类的数据属性和行为,并能扩展新的能力。(子类能从父类继承未被私有化的数据属性和方法,java中子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父类可以有多个子类)
2、优缺点:
优点:
1)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和维护性
2)让类和类之间产生关系,是多态的前提
缺点:
1)类之间的耦合性增强(开发原则高内聚,低耦合)
3、继承中构造方法的关系:
1)子类中的所有构造方法都会默认访问父类中的无参构造方法,当父类中没有空参构造的时候, 子类会报错, 这时我们可以采用调用父类的有参构造,并赋上默认值。
2)父类会优先于子类初始化。因为子类继承父类中的数据 ,可能还会使用父类中的数据, 所有子类在初始化的时候, 需要将父类先初始化。
3)每一个子类构造方法的第一条语句默认都是:super()。Object类是所有类的父类。
三、方法重写(overriding)
1、定义:
1)子类可继承父类中的方法,而不需要重新编写相同的方法。但有时子类并不想原封不动地继承父类的方法,而是想作一定的修改,这就需要采用方法的重写。方法重写又称方法覆盖。
2)子类出现了与父类一模一样的方法。
3)重写父类的方法, 这样 , 既延续了父类的功能 , 又定义了子类特有的内容。
2、重写的意义:
1)首先, 我们定义的方法本体和父类中的是一样的, 只是方法的实现更加先进而已。(在不改变使用方法的前提下,改进了方法的实现)
四、instanceof关键字
1、定义:
用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属于某个类或者此类的父类。
2、用法:
1)该表达式是一个比较运算符,返回的结果是boolean类型。
2)对象 instanceof 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