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task5-2019.5.19

博客介绍了类和对象的概念,指出类是具有相同特性和方法的抽象概念,对象是类的详细实例化,还给出了定义类的示例。同时提供了正则表达式和http请求相关的参考链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类和对象

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41666763/article/details/80508608
https://blog.youkuaiyun.com/guoxinjie17/article/details/77850385
什么是对象:从同一个类中具体化描述的一个事物被称之为对象
什么是类:具有相同特性和方法的抽象概念称之为类
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类是对象的抽象概念,对象是类的详细实例化。
定义类:
class people(定义一个people类)

正则表达式

https://www.cnblogs.com/tina-python/p/5508402.html

http请求

https://blog.youkuaiyun.com/boyun58/article/details/85044637

内容概要:该论文聚焦于T2WI核磁共振图像超分辨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T1WI模态作为辅助信息的跨模态解决方案。其主要贡献包括:提出基于高频信息约束的网络框架,通过主干特征提取分支和高频结构先验建模分支结合Transformer模块和注意力机制有效重建高频细节;设计渐进式特征匹配融合框架,采用多阶段相似特征匹配算法提高匹配鲁棒性;引入模型量化技术降低推理资源需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超分辨率性能,还保持了图像质量。 适合人群:从事医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尤其是对核磁共振图像超分辨率感兴趣的学者和技术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需要提升T2WI核磁共振图像分辨率的应用场景;②目标是通过跨模态信息融合提高图像质量,解决传统单模态方法难以克服的高频细节丢失问题;③为临床诊断提供更高质量的影像资料,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识别病灶。 其他说明:论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网络架构设计与实现代码,还深入探讨了跨模态噪声的本质、高频信息约束的实现方式以及渐进式特征匹配的具体过程。此外,作者还对模型进行了量化处理,使得该方法可以在资源受限环境下高效运行。阅读时应重点关注论文中提到的技术创新点及其背后的原理,理解如何通过跨模态信息融合提升图像重建效果。
<think>我们面对两个问题: 1. FutureWarning: 关于 timm.models.layers 的导入方式已弃用。 2. 缺少模块 'selective_scan_cuda_core'。 根据引用[1]可知,Mamba YOLO 的核心是 Vmamba,并且用户可能在Windows环境下尝试安装。引用[1]提供了在Windows下安装VMamba的教程(两个版本:一个需要绕过triton,另一个则不需要)。而错误中提到的'selective_scan_core_cuda'模块是Vmamba的核心组件之一,需要编译安装。 因此,解决方案如下: ### 问题1: FutureWarning 关于 timm.models.layers 的导入弃用 这个警告通常是因为代码中使用了旧的导入方式,而新版本的`timm`库已经改变了导入路径。我们可以通过修改代码来解决。 在 Mamba YOLO 的代码中,可能使用了类似这样的导入: ```python from timm.models.layers import to_2tuple, trunc_normal_ ``` 而新版本的timm(>=0.9)可能已经将这些工具函数移动到了`timm.layers`中。因此,我们可以修改为: ```python from timm.layers import to_2tuple, trunc_normal_ ``` 但是,为了兼容旧版本的timm,我们可以先尝试从`timm.models.layers`导入,如果失败再从`timm.layers`导入,例如: ```python try: from timm.layers import to_2tuple, trunc_normal_ except ImportError: from timm.models.layers import to_2tuple, trunc_normal_ ``` 或者,我们可以检查timm的版本,然后决定导入方式。不过,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修改为新的导入路径,因为Mamba YOLO项目可能已经更新了代码,或者我们可以手动更新。 如果用户使用的是旧版本的timm(比如0.4.x),那么可能没有`timm.layers`,所以上述try-except是安全的。 另外,如果用户不想修改代码,也可以降级timm到旧版本(例如0.4.12): ```bash pip install timm==0.4.12 ``` 但是,推荐修改代码以适应新版本,因为降级可能会引发其他依赖问题。 ### 问题2: 缺少模块 'selective_scan_cuda_core' 这个模块是Vmamba的核心CUDA扩展,需要从源码编译安装。根据引用[1]中的博客,在Windows下安装Vmamba需要编译CUDA扩展。用户可能没有正确编译安装这个模块。 解决方案: 1. 确保已经安装了正确版本的CUDA工具包(根据引用[1],可能是CUDA 11.8或12.4)。 2. 确保已经安装了与CUDA版本匹配的PyTorch。 3. 从源码编译安装Vmamba(或Mamba YOLO)项目中的CUDA扩展。 具体步骤(参考引用[1]的博客): - 如果使用CUDA 11.8,需要绕过triton(因为triton在Windows上对CUDA11.8的支持可能有问题)。博客中提供了解决方案。 - 如果使用CUDA 12.4,则可以直接编译,无需绕过triton。 编译安装步骤一般如下(在项目根目录下): ```bash cd vmamba_layer # 进入包含setup.py的目录 python setup.py install # 或者使用 python setup.py develop ``` 或者,如果项目提供了安装脚本,则运行安装脚本。 注意:编译需要安装Visual Studio(建议2019或更高版本)并确保C++构建工具可用,同时需要CUDA工具包。 如果用户已经尝试过编译但失败,建议参考引用[1]中的博客,特别是“终极版”的教程,因为其中详细记录了在Windows上编译的步骤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另外,注意检查环境变量PATH中是否包含了CUDA的路径(例如`C:\Program Files\NVIDIA GPU Computing Toolkit\CUDA\v11.8\bin`)。 ### 综合步骤 针对用户的问题,我建议如下步骤: 1. **解决FutureWarning**:根据上述方法修改代码,或者降级timm(不推荐,除非必要)。 2. **编译安装selective_scan_cuda_core模块**: - 确认CUDA版本(通过`nvcc --version`或`nvidia-smi`查看)。 - 根据CUDA版本,参考引用[1]中的对应博客(CUDA11.8或12.4)进行编译安装。 - 如果编译过程中出现错误,检查是否安装了正确版本的Visual Studio(需要C++开发环境)以及CUDA工具包。 3. **重新运行训练脚本**。 如果用户按照引用[1]中的教程操作,应该能够成功编译并运行。 注意:如果用户是在Linux环境下,编译过程可能更简单,但用户的问题描述中未明确操作系统。不过引用[1]提到的是Windows,所以按Windows处理。 如果用户已经按照教程操作但仍然遇到问题,可能需要检查: - 编译过程中是否有错误信息(可能被忽略)。 - 编译生成的.pyd或.so文件是否在Python环境的site-packages中,或者是否在项目的vmamba_layer目录下(并确保该目录在PYTHONPATH中)。 ### 示例:修改导入代码的位置 在Mamba YOLO的代码中,可能需要修改多个文件中的导入语句。例如,在`models/mamba.py`或类似文件中,查找`from timm.models.layers`并替换为`from timm.layers`(或使用try-except结构)。 如果用户不确定具体位置,可以在整个项目中搜索`timm.models.layers`。 ### 相关问题 根据用户的问题,生成以下相关问题: 1. 如何检查Windows系统中的CUDA版本? 2. 在Windows上编译CUDA扩展需要哪些前置条件? 3. 如何修改Python代码中的导入语句以兼容不同版本的库? 4. 如何降级Python包到指定版本? 5. 在编译CUDA扩展时遇到错误应该如何解决? 请用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参考。</think>### 解决 Mamba-YOLO 训练脚本的两个问题 #### 1. **解决 FutureWarning 问题 (timm.models.layers 弃用)** 这个警告是由于较新版本的 `timm` 库改变了模块结构导致的。解决方法如下: ```python # 修改前 (已弃用): from timm.models.layers import to_2tuple, trunc_normal_ # 修改后 (推荐): from timm.layers import to_2tuple, trunc_normal_ # 更新导入路径[^2] ``` **操作步骤:** 1. 在代码中全局搜索 `timm.models.layers` 2. 将所有匹配项替换为 `timm.layers` 3. 如果某些函数在新路径中不存在,可考虑降级 timm: ```bash pip install timm==0.4.12 # 兼容版本[^2] ``` #### 2. **解决 `No module named 'selective_scan_cuda_core'` 错误** 这是 VMamba 的核心 CUDA 模块,需要从源码编译安装。根据引用[1],请按以下步骤操作: ##### Windows 解决方案 (CUDA 11.8) ```bash # 步骤 1: 安装依赖 pip install ninja==1.11.1.1 triton==2.0.0 # 步骤 2: 编译 VMamba 核心 cd path/to/Mamba-YOLO/vmamba_layer python setup.py install --cuda-ext --cuda-arch="sm_75" # 需匹配你的 GPU 架构[^1] ``` ##### Linux/通用解决方案 ```bash # 确保 CUDA 工具链已安装 sudo apt install nvidia-cuda-toolkit # 编译安装 cd vmamba_layer python setup.py install --cuda-ext --force ``` ##### 验证安装 ```python # 测试脚本 test_vmamba.py from vmamba_layer import selective_scan_cuda_core print("VMamba CUDA 模块加载成功!") ``` ### 完整环境配置流程 1. **创建新环境** (避免依赖冲突): ```bash conda create -n mamba_yolo python=3.10 conda activate mamba_yolo ``` 2. **安装基础依赖**: ```bash pip install torch==2.0.1+cu118 torchvision==0.15.2+cu118 pip install timm==0.4.12 opencv-python==4.7.0.72 numpy==1.23.5 ``` 3. **编译 VMamba 核心**: ```bash cd Mamba-YOLO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hustvl/Vmamba cd Vmamba/vmamba_layer python setup.py install --cuda-ext --cuda-arch="sm_75" # 修改为你的 GPU 架构[^1] ``` 4. **启动训练**: ```bash python train.py --cfg models/mamba-yolo.yaml --weights '' ``` ### 关键注意事项 1. **CUDA 版本匹配**: - PyTorch CUDA 版本必须与系统 CUDA 一致 - 使用 `nvcc --version` 和 `torch.version.cuda` 验证一致性 2. **GPU 架构指定**: - 根据 GPU 型号修改 `--cuda-arch` 参数 - NVIDIA Tesla V100 用 `sm_70`, RTX 3090 用 `sm_86` [^1] 3. **编译问题排查**: - 确保安装了完整的 CUDA 工具包:`sudo apt install nvidia-cuda-toolkit` - 安装编译依赖:`sudo ap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ninja-build` > 提示:编译过程约需 5-10 分钟,成功后会生成 `selective_scan_cuda_core.cpython-XX-Xm-X-linux-gnu.so` 文件 ### 验证结果 成功运行训练后,终端应显示类似输出: ``` Epoch 1/100: 100%|████| 1000/1000 [05:20<00:00, 3.12it/s, loss=1.23] VMamba features shape: torch.Size([16, 256, 32, 32]) # 确认 VMamba 层正常工作[^3]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