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释
1、 在Python语言中,使用 # 进行行注释
2、多行注释使用连续单个单引号或者双引号
二·、列表
1、列表(list)是一个有序的序列结构,序列中的元素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
列表可以进行一系列序列操作,如索引、切片、加、乘和检查成员等
2、创建列表
3、添加、删除列表元素
- 使用append()方法添加元素,该方法会在列表末尾位置添加数据元素
- 使用remove()方法删除
- 通过insert() 方法在指定的索引位置添加数据元素
- Python内置的用于判断列表长度的函数为 len()
三、元组 - 元组(tuple)数据结构与列表类似,其中元素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 但是元组中的元素是不可变的,即一旦初始化之后,就不能够再做修改(报错:元组对象不支持赋值)
- 表示方法
四、字典
1、字典的创建使用大括号:{} 包含键值对,并用冒号 : 分隔键和值,形成 键:值 对。可以看出,字典中的数据元素是无序的,并不会按照初始化的顺序排列。不同键所对应的值可以相同,但是字典中的键必须是唯一的
2、利用for循环和zip()函数创建字典 - zip()函数用于将多个序列(列表、元组等)中的元素配对,产生一个如 [(列表1元素,列表2元素),(,)] 的新的元组列表
- for循环用于重复执行将值放入键中的操作。
3、字典的元素访问(以及插入、设置)方式与列表和元组一样。不同的是,列表和元组的索引号是按照顺序自动生成,而字典的索引号是键,字典中某值的索引还可以通过get 方法,如果字典不包含某个键,可以返回 None ,或者自己指定的值。
五、集合
-
集合的创建有两种方式:使用set() 函数或者使用大括号{},需要注意的是,创建空集合,必须使用,set() ,而不是{},因为{}表示创建一个空的字典
-
集合支持数学集合运算,如并、交、差以及对称差等
六、数据的读取 -
通过 open() 函数打开文件,返回文件对象
-
对文件对象进行读取操作,除了前面介绍的 read() 之外还有两种读取数据的方法: readline() 是每次读入一条数据的方式, readlines() 是一次性读入文件所有数据
七、数据的写入
- 写入的操作和读取是类似的,不过用的是write() 函数,同时需要将打开文件的 mode参数设置为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