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解OSI七层模型

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信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他是一个定义得非常好的协议规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七层模型和协议

模型协议
物理层EIA/TIA-232 ,EIA/TIA-499 , V.35 ,V.24 , RJ45, Ethernet, 802.3
数据链路层Frame Relay,HDLC,PPP, IEEE 802.3/802.2
网络层IP,IPX,AppleTalk DDP
传输层TCP,UDP,SPX
会话层RPC,SQL,NFS,NetBIOS,names,AppleTalk
表示层TIFF,GIF,JPEG,PICT,ASCII,EBCDIC,encryption
应用层FTP,WWW,Telnet,NFS,SMTP,Gateway,SNMP

EIA/TIA-232是一种设备间数据通信标准
Frame Relay是一种以帧为数据单位的传输模式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它是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的协议

七层模型各层功能

模型功能
物理层设备之间的比特流的传输,物理接口,电气特性等
数据链路层成帧, 用MAC地址访问媒介,错误检测与修正
网络层提供逻辑地址, 选路
传输层可靠与不可靠的传输,传输前的错误检测, 流控
会话层对应会话的管理, 同步
表示层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及加密
应用层与其它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它是对应应用程序的通信服务的。

分层优点:
(1)人们可以很容易的讨论和学习协议的规范细节。
(2)层间的标准接口方便了工程模块化。
(3)创建了一个更好的互连环境。
(4)降低了复杂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产品开发的速度更快。
(5)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更容易记住各层的功能。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金属氢化物(MH)储氢系统在燃料电池汽车中的应用,通过建立吸收/释放氢气的动态模型和热交换模型,结合实验测试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研究表明,低温环境有利于氢气吸收,高温则促进氢气释放;提高氢气流速和降低储氢材料体积分数能提升系统效率。论文还详细介绍了换热系统结构、动态性能数学模型、吸放氢特性仿真分析、热交换系统优化设计、系统控制策略优化以及工程验证与误差分析。此外,通过三维动态建模、换热结构对比分析、系统级性能优化等手段,进一步验证了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的关键性能特征,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设计方案。 适用人群:从事氢能技术研发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为储氢罐热管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②推动车载储氢技术的发展;③为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量化依据;④优化储氢系统的操作参数和结构设计。 其他说明:该研究不仅通过建模仿真全面验证了论文实验结论,还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参数优化建议,如吸氢阶段维持25-30°C,氢气流速0.012g/s;放氢阶段快速升温至70-75°C,水速18-20g/min。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安全考虑,如最高工作压力限制在5bar以下,温度传感器冗余设计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多尺度建模、新型换热结构和智能控制等方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