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之前自己的理解一直没到位。
很多人会误解String x = "Hello";只会在常量池创建对象,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常量池只是创建一个引用,真正的对象还是创建在堆。
首先对于字符串创建对象的位置,根据JDK的不同有所区别。
以JDK1.6为例,
1.String x = "Hello";
先查找常量池中是否有该字面量对象的引用,如果有则不需要创建对象,直接引用改对象在常量池中的引用即可,如果不存在,会在堆内存中创建字面量的对象,再在常量池创建改对象的引用,最后x再引用该对象的引用。
2.String str1 = new String("Hello");
先运行字面量机制"Hello"这一步,如果常量池中没有内容为 "Hello" 的字符串对象的引用,会在堆加载 "Hello" 的字符串对象,然后常量池创建该对象的引用,如果有,则不不进行这一步,然后进行new String("Hello")这一步,创建一个新的 String 对象,该对象始终处于堆中独立的状态,然后str1指向这个对象。照这么说String x = "Hello";最多创建一个对象在堆中,两个引用(一个处于常量池,一个是x),最少创建一个引用x。而String str1 = new String("Hello");最多创建2个对象(在堆),两个引用(常量池和str1),最少创建1个对象在堆,一个引用st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