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表操作介绍
和数据库操作一样,在数据表在操作中,也是是围绕增删改查来操作。
但是在这一章节主要讲解数据表的增删改操作。
查询操作是数据库中最为重要的操作。会单独一章节讲解。
数据表操作
-
查看表 作用:查看所选数据库中所有的表 语法: show tables
show tables;
-
创建表 作用:在数据库中创建一张新表 语法: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1 字段类型, 字段2 字段类型, 字段3 字段类型……);
create table stu(sid int,sname char(20),sage int);
-
显示创建表信息 作用:用来显示创建表时的信息 语法: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show create table stu;
-
增加字段 作用:为已存在的表添加一个新字段 语法:alter table 表名 add 列名 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stu add gender char(4);
-
删除字段 作用:在表中删除一个已存在的字段 语法: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列名
alter table stu drop gender;
-
修改字段的数据类型 作用:修改表中现有字段的类型 语法: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stu modify sname varchar(20);
-
修改列的数据类型并且改名 作用:修改表中现有字段的字段名和类型 语法: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原字段名 新字段名 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stu change sid snumber smallint;
MySQL 常用字段类型
数据表是由若干个字段组成的,每个字段表示不同类型的数据。
所以在创建表的时候,需要为每个字段指定相应的数据类型。
-
整数类型
-
小数类型
-
字符串类型
-
枚举类型 enum(枚举值1,枚举值2,...)
enum('男','女')
- 时间类型
查询数据
作用:查询数据就是通过客户端通过 DBMS 从数据库中取出满足条件的数据。
语法:select 字段名列表 from 表名;
-
select * from stu;
插入数据
作用:向数据库中插入数据
语法:insert into 表名 [(字段名列表, ...)] values(值列表, ...)
-
插入所有字段数据
可以不指定插入的字段,直接写入插入的数据
-
insert into tStudent values(1,'tom',20)
-
插入指定字段
可以插入指定的字段,指定字段顺序和列中顺序可以不同,值顺序要和指定的列顺序相同。
-
insert into stu(sage,sname) values(20,'jack');
-
插入多条数据
-
insert into stu values(2,'rose',20),(3,'tony',22);
修改数据
作用: 可以根据指定的条件,修改更新满足条件的数据
语法: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值 [条件]
- 更新所有的数据
-
update stu set sAge=25;
-
更新满足条件的数据
-
update stu set sname='alice' where name='tony';
删除数据
作用:将数据从数据表中删除
语法1:truncate 表名
语法2:delete from 表名 [条件]
- 删除全部数据 truncate
-
truncate stu;
-
delete from stu;
相当于 truncate stu,但是delete操作有事务操作,所以速度慢,而且不会重置自动编号。
-
删除满足条件的数据
-
delete from stu where snumber = 1;
添加约束
约束是一种限制,它通过对表的行或列的数据做出限制,来确保表的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唯一性,可靠性、联动性。
数据库常用约束
- 主键约束 作用:让数据具有唯一标识 语法:primary key
create table tpk(id int primary key , name char(10));
字段被设置了主键约束,同时也具有了唯一性约束和非空约束。 在字段中插入重复数据时,或不给数据时会报错。
-
自动增长 作用:让数字值自动累加 语法:auto_increment 自动增长设置在数值型字段上,需要配合主键约束一起使用。 如果字段没有设置主键约束,是不允许设置自动增长的。
create table tai(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name varchar(10));
-
唯一性约束 作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不会出现重复数据 语法:unique
create table tuni(id int unique,name char(10));
一个表中可以给多个字段设置唯一性,如果有需要的话。
-
非空约束 作用:不允许字段为空,添加数据时必须给值 语法:not null
create table tnn(id int,name char(10) not null);
-
默认约束 作用:在添加数据时,如果没有给定有默认约束字段的数据,该字段使用默认值填充 语法:default
create table tdt(id int,name char(10) default 'NoName');
-
外键约束 作用:让两表之间产生联动关系 语法:foreign key(字段名) references 表名(字段名)
-- 表1 create table fClass(id int primary key,name char(10)); -- 表2 create table fStudent(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char(10), cid int, foreign key(cid) references fClass(id));
设置外键约束字段所关联的字段,必须是主键约束字段。
想要删除有设置外键的表,必须先删除外键所关联的表。
-
drop table fStudent; drop table fClass;
-
检查约束(在MySQL中无效,不起作用) 作用:设置字段的域范围,也就是有效值范围 语法:check(值范围条件)
create table tchk(id int,age int check(age > 0 and age < 150),gender char(10) check('boy' or 'girl'));
增加删除约束
添加约束前应该保证该字段上没有新添加的约束 删除约事前应该保证该字段上有这个约束
- 添加主键约束 语法: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 primary key(字段名)
-
alter table tpk add constraint PK_id primary key(id);
- 删除主键约束 因为一个表中最多只能有一个主键约束,所以可以直接删除 语法:alter table 表名 drop primary key
-
alter table tpk drop primary key;
-
添加外键约束 语法: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外键约束名 foreign key(外键字段名) references 关联表(关联字段名)
-
alter table tfk add constraint FK_id foreign key (id) references tpk(id);
-
删除外键约束 语法:alter table 表名 drop foreign key 外键名
-
alter table tfk drop foreign key FK_id;
-
mysqldump -uroot -p School tpk > tpk.sql mysqldump -uroot -p School tpk tfk > tpktfk.sql
-
导入数据库
- 导入数据库前需要先创建一个空数据库
- 语法:mysql -uroot -p 数据库名 < 要导入的文件.sql
mysql -uroot -p sch < school_bak.sql
三大范式(了解)
数据库在设计时,需要满足三大范式的设计思想。
三大范式的理论非常抽象,有兴趣可以查阅资料进行了解,
下面以简单的形式描述三大范式,方便大家有一个简单的概念上的理解。
-
第一范式 : 每一列都具有原子性,也就是不能再分割
-
第二范式 : 每个表只描述一件事情
-
第三范式 : 表中不能存在冗余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