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拥有好奇心,结果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糟糕(楚才国科)

本文探讨了如何赋予人工智能好奇心,使其能够自主探索环境并提高学习效率。介绍了两种算法:一种是通过自监督预测方式鼓励AI探索未知;另一种是通过内部奖励机制减少对外部反馈的依赖。这些方法有助于AI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

这里写图片描述
好奇心,是人和人工智能最显著的差异之一。从我们睁开双眼看这个世界开始,我们就在努力的了解着周围的一切,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很多样;一开始是试图把所有东西放进嘴巴里,到后来我们走遍了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也是生命中最美妙的东西,在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快乐。人类了解一切,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目标,而仅仅是一种来自本能的冲动。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可人工智能所做的,只有根据既定目标进行学习、搜索和计算。扫地机器人会探索周围环境,可这不是因为好奇,而是为了建立房间中的SLAM以完成工作。这也是强人工智能不会出现的证据之一:人类自己都没弄明白“意识”为何会存在,更没法将“本能”加在人工智能头上。

不过在现有技术下,我们能否让人工智能做出类似好奇的行为呢?比如给予无意义的探索行为一些奖励,或者是把探索行为和完成工作相结合进行评分。

答案是可以。

好奇心帮助人工智能成为更棒的水管工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玩超级玛丽的时候吗?或许我们中很多人玩的都是小霸王学习机里的超级玛丽式英语学习软件。不管是什么,进入游戏的第一时间,我们通常都是试一试手柄上的每一个按键是做什么的,然后跳来跳去,尝试触碰游戏里的每一个小方块。这就是好奇心最基本的表现。

那么人工智能在玩超级玛丽时是怎样的呢?通常情况下是应用了增强学习算法,用正负反馈机制帮助人工智能快速通关。踩死一只乌龟,获得正向反馈,掉入悬崖,获得反向反馈。问题时,只要能够继续过关,人工智能很难学会新的动作,这也就造成了遇到新的关卡时,人工智能常常需要耗费很大力气才能通过。这里写图片描述
在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好奇心的论文中提到,人工智能利用传统的增强学习方法训练,在超级玛丽的游戏过程中,人工智能卡在了游戏的30%处,因为人工智能需要越过一个坑,而想要越过那个坑,需要15到20个特定顺序的按键操作。由于在坠落进坑里时已经获得了反向反馈,人工智能常常在坑的位置止步不前。

上述论文的作者,来自UC Berkeley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为人工智能加入了内部好奇心构型。以自监督的方式,预测自身行动会造成何种结果,并将这种算法称作自监督预测算法。

当外部反馈减少时,内部好奇心构型会激励人工智能通过探索环境去检验自我对于行动的预测。结果是,采取内部好奇心构型的人工智能不会盲目重复那些有正向反馈的动作,而是开始了解游戏环境,把握整体游戏进程。最终战胜了那个坑。

好奇心不仅会害死猫,还会让人工智能得多动症

接下来,在DeepMind计算机科学家Hester和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Peter Stone的研究中,同样的概念被进一步的具象化。

在强化学习的基础上,他们开发了一种名为TEXPLORE-VANIR的算法。和自监督预测算法不同的是,TEXPLORE-VANIR为人工智能设立了内部奖励机制,当人工智能探索环境时,即使这种行为对达到最终目标没有好处,人工智能也会因为减少了外部环境的未知性而获得来自内部的正向反馈。同时,在探索环境中发现了新事物时,人工智能也会获得正向反馈。

这么听起来,是不是很人类的好奇心非常相像了?

并且TEXPLORE-VANIR也让人工智能的好奇心不再止步于游戏中。在关于机器人工作的实验中,面临多项工作安排,TEXPLORE-VANIR算法能让机器人表现更好。原因是面临多项工作时,普通深度学习算法会让机器人不断重复某一项工作中的动作,因为机器人曾经在完成这一项工作时获得过正向反馈,当其他工作出现时,它还是会重复那些让自己获得过正向反馈的动作。这样一来,就会浪费很多时间。

当人类表现出过度好奇时,会有怎样的结果?最常见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常常将手头的工作半途而废。同样,人工智能拥有好奇心后也会有同样的表现。搭载TEXPLORE-VANIR算法的机器人在一项给门开锁的任务上表现较差,就是常常因为好奇而去探索环境,导致任务完成的延迟。甚至有学者称,这是人工智能的“多动症”。

这样看来,如何平衡内部和外部的反馈将是如何让人工智能好奇心发挥作用的最大问题。

没有好奇心的人工智能只是机器?

我们更关心的是,让人工智能拥有好奇心这件事究竟有什么用?是为了他们在游戏中更好的打败我们?还是让他们在执行任务时分心而变得低效?或者说让他们更接近人类,可以更好的打败我们?这里写图片描述
(电影超能查派中的人工智能自己研发出了如何转移意识,超越了电影中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

首先,好奇心会让人工智能在学习时更加高效。减少对外部环境反馈的依赖,意味着对已有数据的利用率更高。比如在机械手臂试图抓起物品时,常常是把可能抓起物品姿势都尝试一遍,直到把物品抓起来。对于人来说,这是根本不能接受的低效,可换到了一个充着电的机器上,似乎就没人在意了。可笑的是,人工智能本应该替人类完成重复劳作的工作,结果却是用更多的人工智能重复劳作,代替人类的重复劳作。可有了好奇心,人工智能可以先对环境、环境中的物体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加以行动,而不是无脑的用暴力穷举解决问题。

其次,好奇心可以让人工智能更好的适应现实应用环境,毕竟现实和游戏或者实验不一样,没人会为人工智能的每个动作打分。当缺少外部环境反馈时,好奇心驱使的内部反馈就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只有可以自我驱动的AI,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到人类,发现那些我们在设立目标时没有发现的事,而不是像所有机器一样根据指令行动。

看到这里,是不是加重了对人工智能的恐惧?别担心,大多数有关好奇心的算法目前还都停留在实验阶段,一是上文提过的,由于无法平衡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好奇心常常会降低人工智能的工作效率。毕竟100%的专注,是所有机器的优势。第二则是,传统深度学习的“萝卜加大棒”政策已经能满足当下很多人工智能的应用。暴力穷举虽然低效,但是十分有效。

但我们相信,不管以何种形式,未来的人工智能一定会出现类似好奇心的机制,在更了解这个世界的前提下,更好的服务人类。

标题SpringBoot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研究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对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重要性。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1.3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总结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相关理论,包括系统架构、开发技术等。2.1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介绍系统架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2.2SpringBoot开发框架理论阐述SpringBoot框架的特点、优势及其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2.3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理论介绍数据库设计原则、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管理系统。2.4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理论讨论网络安全威胁、数据保护技术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第3章SpringBoot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设计详细介绍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等。3.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划分系统功能模块,如用户管理、挂号管理、医生排班等。3.2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设计数据库表结构,确定字段类型、主键及外键关系。3.3用户界面设计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提升用户体验。3.4系统安全设计阐述系统安全策略,包括用户认证、数据加密等。第4章系统实现与测试介绍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编码、测试及优化等。4.1系统编码实现采用SpringBoot框架进行系统编码实现。4.2系统测试方法介绍系统测试的方法、步骤及测试用例设计。4.3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并提出优化建议。4.4系统优化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系统性能。第5章研究结果呈现系统实现后的效果,包括功能实现、性能提升等。5.1系统功能实现效果展示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效果,如挂号成功界面等。5.2系统性能提升效果对比优化前后的系统性能
在金融行业中,对信用风险的判断是核心环节之一,其结果对机构的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策略有直接影响。本文将围绕如何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尤其是Sklearn工具包,建立用于判断信用状况的预测系统。文中将涵盖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等常见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流程进行说明。 一、机器学习基本概念 机器学习属于人工智能的子领域,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数据自动学习规律,而非依赖人工设定规则。在信贷分析中,该技术可用于挖掘历史数据中的潜在规律,进而对未来的信用表现进行预测。 二、Sklearn工具包概述 Sklearn(Scikit-learn)是Python语言中广泛使用的机器学习模块,提供多种数据处理和建模功能。它简化了数据清洗、特征提取、模型构建、验证与优化等流程,是数据学项目中的常用工具。 三、逻辑回归模型 逻辑回归是一种常用于分类任务的线性模型,特别适用于二类问题。在信用评估中,该模型可用于判断借款人是否可能违约。其通过逻辑函数将输出映射为0到1之间的概率值,从而表示违约的可能性。 四、支持向量机模型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用于监督学习的算法,适用于数据维度高、样本量小的情况。在信用分析中,该方法能够通过寻找最佳分割面,区分违约与非违约客户。通过选用不同核函数,可应对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提升预测精度。 五、数据预处理步骤 在建模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清理与转换,包括处理缺失值、识别异常点、标准化数值、筛选有效特征等。对于信用评分,常见的输入变量包括收入水平、负债比例、信用历史记录、职业稳定性等。预处理有助于减少噪声干扰,增强模型的适应性。 六、模型构建与验证 借助Sklearn,可以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通过交叉验证调整参数以提升模型性能。常用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值以及AUC-ROC曲线。在处理不平衡数据时,更应关注模型的召回率与特异性。 七、集成学习方法 为提升模型预测能力,可采用集成策略,如结合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这有助于降低单一模型的偏差与方差,增强整体预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综上,基于机器学习的信用评估系统可通过Sklearn中的多种算法,结合合理的数据处理与模型优化,实现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精准判断。在实际应用中,需持续调整模型以适应市场变化,保障预测结果的长期有效性。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