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机器学习实战之KNN初探
摘抄的别人的链接
这个文章写的非常详细~~~
(https://blog.youkuaiyun.com/c406495762/article/details/75172850)
K-近邻法
k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 k-NN)是1967年由Cover T和Hart P提出的一种基本分类与回归方法。它的工作原理是:存在一个样本数据集合,也称作为训练样本集,并且样本集中每个数据都存在标签,即我们知道样本集中每一个数据与所属分类的对应关系。输入没有标签的新数据后,将新的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中数据对应的特征进行比较,然后算法提取样本最相似数据(最近邻)的分类标签。一般来说,我们只选择样本数据集中前k个最相似的数据,这就是k-近邻算法中k的出处,通常k是不大于20的整数。最后,选择k个最相似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分类,作为新数据的分类。
特点:
优点:精度高、对异常值不敏感、无数据输入假定。
缺点:计算复杂度高、空间复杂度高。
适用数据类型:数值型和标称型。
–
本文深入探讨了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KNN),一种由CoverT和HartP于1967年提出的分类与回归方法。KNN算法通过计算新数据与已知样本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其类别,具有精度高、对异常值不敏感的特点,但计算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较高。适用于数值型和标称型数据。
16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