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概述

银行会计主要涉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要素的反映和监督。资产包括理论上的银行资金,负债则指银行的现实义务。所有者权益是银行的净资产,收入源于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等活动,费用则是日常活动的经济流出。利润是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银行通过会计科目对各类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等。会计科目按照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和经济内容进行分类。银行的账务处理包括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确保数据准确和平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银行会计的对象是指银行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也称会计核算的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有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如实资本、未分配利润率等)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度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比如说,我们手头上有40万,买了一个100万的房子,找银行贷款了60万
简单的把所有者权益就理解成为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钱。再引申一下,早些年乃至现在,香港人所谓的“负资产”的说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负资产”实际上是指房子的市值比向银行贷的钱还要小,也就是负债大于资产,所以严格的来说,应该称之为“负所有者权益”才对。资产,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为负的,最多也就是零 。、
就银行业务而言,会使用会计科目号来对账务进行标识,会计科目号最长为5位,国家标准,通常分为下面六种,这里只做简单介绍,详细科目可结合著名的的“业务状况表”来进行理解。

================================================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方法,是设置账户、归集和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根据。
按与资产负债表关系的分类,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
按经济内容的分类,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

资产类的科目,用“1” 作为首位科目号,如“1011”,表示现金。
所谓资产,也就是说“理论上属于银行的钱”, 比如说现金,贷款等。比如说某家分行,有100万现金,然后把这100万都贷出去了,那么资产仍是100万,只不过归属(科目)由现金变成了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