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 unicode gbk utf8 编码、解码的那些事
对应编码这块一直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有的时候去查了资料,当下理解了,过一段时间又遗忘了,今天又重新查阅了一番资料,记录一下所感所悟。
1.ASCII码
-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都是用二进制来存储的,一个二进制位有0或1两种状态,8个二进制位称为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就有256种状态。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了一套字符编码,对英语字符与二进制位之间的关系,做了统一规定。这被称为 ASCII 码,一直沿用至今。
ASCII 码一共规定了128个字符的编码,比如空格SPACE是32(二进制00100000),大写的字母A是65(二进制01000001)。这128个符号(包括32个不能打印出来的控制符号),只占用了一个字节的后面7位,最前面的一位统一规定为0。
128个字符可以满足英语母语国家的基本需求,但对于欧洲的其他国家,由于自己母语的特殊性,仍需要其他字符才能尽可能的表示所有语言字符。所以他们扩展了原有的ASCII码,把一个字节最高位为1的状态也用来表示字符,便有256种状态。基本上 0-127 仍遵循ASCII码,不同的国家在128-256状态码的表示内容上有所区别。
至于亚洲国家的文字,使用的符号就更多了,汉字就多达10万左右。一个字节只能表示256种符号,肯定是不够的,就必须使用多个字节表达一个符号。比如,简体中文常见的编码方式是 GB2312,使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所以理论上最多可以表示 256 x 256 = 65536 个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