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可靠性的定义
- 第一层:设备最好不要出故障;
- 第二层:设备出现故障了不要影响主要的功能和业务;
- 第三层:如果影响了主要功能和业务,系统可以尽快定位并恢复
。
二、可靠性测试点
1、异常值输入
输入一个系统认为是错误的值
2、故障植入法
将系统放在有问题的环境里,但是输入一个正常的值
1)用户业务环境的故障:例如断网等
2)系统部署的硬件环境:CPU资源不足等问题
3)安装在用户系统中的情况:软件冲突、驱动不正确
4)独立设备:关键部件出现故障时,系统反应是否合理
3、稳定性测试
在一段时间内,长时间大容量地运行某种业务
产品规格:产品承诺的能够处理的最大容量或者规格
性能测试主要是看产品真实规格是否与说明书或者需求中承诺的一致,测出来的时最终的性能值
稳定性测试是在低于性能值的前提下测试的
压力测试是在高于性能值的前提下进行的测试,主要是验证高于性能值时系统表现是否合理。
1)多:增加用户对功能的操作数量——一次导入500条数据
2)并:让多个用户同时操作该功能——让500个用户同时导入数据
3)复:让一个或多个用户反复操作——导入500次数据
4)异:让一个或多个用户反复进行异常操作——反复在断网情况下导入数据
4、压力测试:
突发形态的负载模型
5、恢复测试
使用持续超过规格的负载进行测试
加强版:周期性执行负载模型
预期结果:
1)持续进行时,允许规格内的业务不是完全正确,若可靠性要求不高,甚至可以有死机、重启的情况
2)规格回落正常范围后,业务必须完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