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er Arc5虚拟会议背景噪音过滤效果

AI助手已提取文章相关产品:

Cleer Arc5虚拟会议背景噪音过滤效果技术分析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尴尬:正在Zoom上做季度汇报,突然家里狗开始狂吠,孩子在旁边尖叫,空调“嗡——”地一声拉满全场注意力……对方沉默三秒后问:“你那边是不是在装修?” 😅

这已经不是个别场景了。随着远程办公常态化,我们对“听得清、说得清”的需求早已超越耳机音质本身,直指 语音通信的可靠性 。而Cleer Audio推出的Arc5头戴式耳机,正是冲着这个痛点来的——它不只是一副好听的耳机,更是一个能让你“说清楚”的智能语音终端。

它的核心卖点之一就是「虚拟会议背景噪音过滤」,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背后是一整套软硬协同的技术组合拳。今天我们就来拆一拆: 为什么戴上Cleer Arc5之后,别人听到的你,真的像进了录音棚?🎙️


从“收音机”到“AI语音助手”:麦克风的进化之路

传统耳机的通话质量为啥总不尽如人意?关键就在于——它们用的是“单点拾音”,就像拿个老式录音笔对着嘴录,环境声和人声混成一团浆糊。

而Cleer Arc5不一样。它搭载了 四麦克风阵列系统 ,两个在外侧采集环境声,两个靠近嘴部捕捉近场语音,形成一个立体感知网络。🧠

这就好比从“听墙角”升级成了“定向监听”。通过精确计算声音到达每个麦克风的时间差(TDOA),系统可以判断出哪个方向传来的是你的声音,然后自动“聚焦”那个角度,把其他方位的噪声压下去。

这就是所谓的 波束成形(Beamforming)技术

举个例子:你在咖啡馆开会,左边有人聊天,右边有人敲键盘。Arc5会像聚光灯一样,只照亮你嘴巴前方±30°的区域,其余都暗下来。实测信噪比提升超过15dB,相当于把嘈杂街道瞬间变成安静会议室 🎯

而且它还聪明得很——内置IMU传感器能感知你头部的轻微转动,一旦你转头说话,波束也会跟着你“目光”移动,始终保持最佳拾音指向。再也不怕歪头时声音突然变小啦!

当然,硬件只是基础。真正让Arc5脱颖而出的,是藏在芯片里的那颗“大脑”: 自研AI降噪引擎


听得懂世界的AI:不只是消除噪音,而是理解噪音

很多降噪耳机还在用“一刀切”的滤波器,比如直接砍掉高频或低频。结果呢?人声也跟着失真了,听着像 underwater speech 🐠

但Cleer Arc5走的是另一条路: 先识别,再处理

它内部运行着一个轻量级的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经过大量真实场景训练,能分辨超过30类常见干扰音——打字声、风扇声、电视背景音、婴儿哭闹、狗叫、门铃响……统统归类入库。

没错,它是真的知道“这是键盘声”,而不是简单觉得“这段频率太吵”。

这套模型部署在本地DSP上,全程无需联网,隐私安全有保障 ✅。更重要的是,推理延迟控制在 15ms以内 ,几乎是实时响应。哪怕是你突然被吓一跳“啊!”一声,系统也能立刻反应过来:“这不是噪声,是用户惊叫,请保留!”

来看看它的处理流程有多精细:

  1. 四个麦克风同步采样(16kHz)
  2. 做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转成频谱图
  3. 提取梅尔频谱特征,送入DNN模型
  4. 输出一个“语音掩码”——也就是每帧中哪些频率属于人声的概率分布
  5. 用这个掩码去乘原始信号,重构出干净语音
  6. 再逆变换回时域,发送出去

整个过程每20ms跑一遍,丝滑得几乎无感。

下面这段伪代码虽然简化了,但能看出它的结构精髓👇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audio

class VoiceMaskNet(torch.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self.conv1 = torch.nn.Conv2d(1, 32, kernel_size=(3,3))
        self.lstm = torch.nn.LSTM(input_size=128, hidden_size=128, bidirectional=True)
        self.fc = torch.nn.Linear(256, 257)  # 对应0~8kHz共129个频点

    def forward(self, mel_spec):
        x = torch.log1p(torch.abs(mel_spec)**2)  # 计算对数梅尔谱
        x = self.conv1(x.unsqueeze(1))          # 卷积提取局部特征
        x = x.squeeze(-1).permute(2, 0, 1)      # 转为[T, B, F]
        x, _ = self.lstm(x)
        mask = torch.sigmoid(self.fc(x))        # 生成0~1之间的掩码
        return mask * torch.abs(mel_spec)       # 应用掩码得到净化谱

实际产品中的模型已经过INT8量化压缩,体积不到1MB,跑在ARM Cortex-M系列MCU上毫无压力。甚至可以用CMSIS-NN这类嵌入式AI框架进一步加速,真正做到 边缘智能

相比传统谱减法那种“粗暴降噪”,AI方法最大的优势是—— 保真度高 。特别是那些容易被误伤的清辅音(比如s、t、k),现在都能清晰还原,大大提升了语音可懂度 👏


Cleer ARC平台:不只是降噪,而是一整套音频操作系统

你以为这些功能是拼凑起来的?错。它们全都运行在一个统一的底层平台上: Cleer ARC(Adaptive Real-time Cancellation)智能音频处理系统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耳机里的“iOS”——集成了ANC、AEC(回声消除)、VAD(语音活动检测)、BE(带宽扩展)、AI降噪等多个模块,全部由专用DSP调度管理。

它的双通路架构非常巧妙:

  • 前馈+反馈ANC :外侧麦克风抓环境噪声,内侧监听耳道残余噪声,联合生成反向声波抵消低频稳态噪音(比如飞机轰鸣、空调嗡嗡)
  • AI语音通道独立运行 :专用于通话场景,动态启用波束成形 + 噪声分离 + 自适应增益调节

所有任务都在RTOS(实时操作系统)下协调执行,确保端到端延迟低于20ms。这意味着你在说话时不会感觉到任何卡顿或回音,对话自然流畅如面对面。

更贴心的是,ARC还有 自适应学习能力 。比如你从安静办公室走进地铁站,系统会自动增强降噪强度;当你停止说话,又会降低处理负载以节省电量 💡

OTA固件更新机制也让它越用越聪明。未来可能还会加入新噪声类型识别、多语言优化、个性化声纹适配等功能,真正实现“越用越好用”。


真实世界怎么用?这些场景我服了

说了这么多技术细节,到底好不好用?看几个典型场景就知道了:

🏢 办公室开会

同事在旁边打电话,打印机咔咔响?没关系。Arc5只把你的话传出去,其他全是静音模式。再也不用每次发言前先喊一句“等一下我换个地方”。

🏠 居家办公

娃在客厅打仗,猫在啃电线,老婆在厨房炒辣椒……以前开会被迫 mute 的日子结束了。AI能准确区分儿童哭闹和成人语音,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 移动办公

机场候机厅、高铁车厢、星巴克角落——曾经的“通话禁区”,现在也能自信开启会议。配合物理隔音+主动降噪+AI过滤三重防护,通话质量接近专业领夹麦水平。

🌍 多语种支持

别说中文英语切换自如,就连带口音的非母语者说话,也能更好被识别。这对跨国团队协作意义重大,毕竟谁也不想因为发音问题被误解。


工程师视角:设计背后的那些小心思

别看功能强大,Cleer在工程实现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 麦克风防堵设计 :开孔处加了防水防尘膜,避免汗渍油污堵塞影响频响曲线;
  • 近讲效应补偿 :离嘴太近会产生低频隆隆声(bass boost),系统会自动做EQ校正;
  • 风噪抑制算法 :户外行走时配合高通滤波+防风罩结构,减少气流干扰;
  • 功耗平衡策略 :极致降噪模式耗电较高,建议非必要时不常开,续航更持久;
  • 语音自然度把控 :不过度压制环境音,保留一点点上下文,避免“真空通话”带来的不适感。

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 全自动,零操作门槛 。不需要你手动切换模式,也不需要App频繁设置。戴上耳机、连上设备,一切自动就绪——这才是真正的用户体验革命。


结语:重新定义“清晰沟通”

Cleer Arc5的成功,不在于某一项技术有多惊艳,而在于它把 硬件、算法、平台、体验 拧成了一股绳。

它不再是一个被动播放音乐的工具,而是成为你声音的“数字代言人”——帮你过滤掉不该被听见的部分,放大值得被倾听的声音。

而这,或许正是下一代智能音频设备的方向:
不再是“我能听什么”,而是“我想让别人听到什么”。

随着边缘AI算力不断提升,类似Arc5这样的产品会越来越多。也许不久的将来,每一副耳机都会有自己的“语音大脑”,每一场远程对话都能拥有录音室级品质。

到时候我们会发现:
原来让人“听清楚”的,从来都不是麦克风本身,而是背后那套理解人类意图的技术哲学。✨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您可能感兴趣的与本文相关内容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